第十九回 上 魏文长光武庙栖身-第2/3页



这时候四面八方都高喊着“捉拿妖道啊!”“抓住黄袍张曼成啊,别让他跑喽!”唬得老道是迤逦而逃,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一口气跑出几十里地,直到身后喊杀声渐渐远遁,这才略定下心神,兀的朝前观望,就见头前不远处是一座大镇甸,村头儿立着界碑。书中暗表,这个地方叫白水村,位于宛城西南三十里处,乃是东汉开国武皇帝:光武帝刘秀的故乡,曾被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宝地。龙飞白水说的就是当年刘秀在白水村出世,后来兴兵南阳,灭王莽、建东汉的故事。今儿这个背汉助虐的贼人跑到汉王老子的地界儿上来,可是大大的不利喽!

张老道这会儿心慌意乱,穿村而过,村中有条横贯南北的大道儿,老道心里头琢磨:一会儿追兵万一来了,肯定得走大道,我可不能走了!他要找那偏僻小径而遁,可巧村前有条崎岖小路直通村后大山,张曼成一瞧得了,走山路吧!催马加鞭往上里就走!

这山道崎岖盘旋,蜿蜿蜒蜒,不知走了多少路途,渐渐来到了山顶,张曼成马不停蹄跑了一路,这会儿早已是人困马乏,一看此处山高路险,敌人一时半会儿也追不到这儿来,就想找个地方先歇一会儿。借着满天的星斗月色,就见前方不远的山顶处有座破旧的寺庙,寺内山门上镌刻着三个大字:白水寺。

书中暗表:此山名叫狮子山,山中这座寺庙原本不叫白水寺,它的原名叫“山林寺”,后来为什么改名了呢?这里头有个典故:两百年前王莽代汉自立,改国号为大新,号称天风国!这王莽本是大汉朝的兵部大司马,他用三杯鸩酒药死平帝,弑君篡位,莽贼登基后统治残暴,民不聊生!

传说到了天凤二年间,山林寺中井内突然泛出黑水,恶臭难闻,没水喝僧侣怎么生计啊?没办法大伙只能徒步行走几十里,到狮子山下的白水村头挑水即渴。这件事儿惊动了白水村中的一位少年英雄,谁呢?就是后来的光武大帝刘秀,刘秀这会儿还是个少年郎,一者他同情这些和尚,二来年轻人好奇,听和尚这么一说,自个要去看个究竟,于是就跟随挑水和尚一块儿上了狮子山,来到山林寺;刘秀亲自提斛于井中取水,说来也怪!当刘秀把水取上来时,全寺的和尚都惊呆了!怎么了?原来那黑水早已变回无色甘甜的山泉之水,这叫“黑泉变白水”暗含着苍天有眼,要助刘秀平乱除暴、灭莽兴汉的偈意。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后来刘秀果然得了天下,为了纪念他,山林寺从此改名叫了“白水寺”,又叫光武神庙。到了桓、灵二帝时候,天下萧条,百姓纷扰,庙火遂衰,逐渐破落。

一段插叙,咱再来说这会儿张曼成来到庙前,把马往树上一拴,走了几步,想在大殿前的台阶上先歇一会儿,猛的想起自个半年前兵起南阳,横扫诸郡,曾何等风光!如今竟落得个破庙藏身的地步,不由得长叹连连,转念又一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歹我也算逃离了险境,等我回到河北面见恩师,到时候整顿兵马,卷土重来,定要踏平南阳!

想到这儿老道是转忧为喜,心生豪气不由得仰天一阵癫笑“哈哈哈哈。。张青啊张青,想让我死,没那么容易!想不到我张曼成纵横一世,小阴沟里翻了大船,兵败宛城,三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此仇不共戴天,待老朽重返河北,整兵骇鼓,到时不杀尔等,我张曼成誓不为人!”

老道这自言自语一顿白乎可不要紧!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大殿里面有人哇啊啊!一声吼叫,犹如半悬空中打个霹雳相似!噌!的一声,打大殿里跳出一个人直奔老道而来,吓得张曼成魂飞魄散!仔细一瞧,就见这人身高足有九尺挂零,生得十分凶恶,头大如麦斗,肩宽背厚,红黪黪的宽脸膛儿,两道肉杠子大粗眉,眉毛下头是一对大环眼,精光猛现!秤砣大鼻子,烈焰火盆口,短茸茸一部钢髯,尤如钢针,轧似铁线,根根见肉!与众不同的是,这人的脑袋后头高高隆起,鼓鼓着能有四指高,四指宽的方骨,跟个大鹅卵一般,硬如磐石,上头毛发不生,阴層層的长着一层鳞,亚赛龙鳞甲片一般!本来长得就凶似瘟神,猛如太岁,再加上脑后这块大骨骼,瞅着可真够瘆人的,可说是天生的迥异之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