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上 从父训张青出南阳-第2/3页



这匹马起先被灵帝赐给了幽州牧刘虞,因其性烈,极难驯服;刘虞骑不得,就养在了军中。后来随着各地起义不断,盗贼蜂起;刘虞奉刘宏之命领兵巡视弹压各地,这一日来到南阳地界,结果在大王山下遇上了成群的山匪强人!刘虞手下的护卫将校被打得四散而逃,这时候正巧任雄路过,逞起英武力擒匪首,救下了刘虞!为了表示感激,刘虞就把这匹西极神驹赠与了任雄;任雄力气多大!驯服了宝马,自此胯下马掌中锤是威震南阳!张青小时候,就随他这个老舅学艺练武,什么马上溜的,地下走的,是样样不落。

且说张青散了家财,安顿好家眷,这就要离开宛城,云游四方,结交天下英豪,探求治世之术。时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春,张青年方二十,乡亲们听说小英雄要走啦!心中难过,俗话说乱世无常,张青今日走出这宛城门,不知何年何月能与乡亲们再度聚首!大伙都来相送,这家出点干粮,那家送点肉干,有心的还特地给张青准备了有“王室八珍”美誉的特酿-杜康酒!父老乡亲的淳朴善良,真情实意可见一斑。张青是一一道谢、抚慰!

张青还有位要好的弟兄,也是宛城人,姓文名聘字仲业,文聘的父亲时任宛城仁勇司校尉,张文两家可说是世交,哥俩打小一起长大,文聘自幼随父学习枪法,直到十二岁那年去了嵩山,投拜当世的大侠客,枪法大家童林为师,要说起童林,乃是东汉末期著名武术家-“枪神”童渊之弟,江湖人尊称其为“枪圣”。

这哥俩在当时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都受过金枪老祖宗玉真人的真传,枪法可谓出神入化。因见朝廷**,不愿为官,隐居山林,童渊收了张绣,张任,赵云三大高徒。童林呢?也收了夏侯惇、文丑和文聘三个徒弟。所说“两圣出六徒”,教出了六杆名枪,这些小伙子将来都很有作为,成为各方诸侯争霸天下的中坚力量。

张青离家这会儿呢,文聘已经远赴嵩山学艺,因此小哥俩未能面叙离别。将来直到文聘学得文韬武略,艺满下山回到家乡后,黄巾军起义兵困宛城,文聘临危受命,闯连营搬救兵,在阵前与赶来援救的哥哥张青巧遇,这才引出了一场众英豪齐聚宛城的故事,此是后话。

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众人是依依不舍把小英雄送出宛城。张青眼含热泪,跨上金紫马,背上紫云剑,紫云剑乃祖上“兴汉神相”张良当年所佩,此剑乃五金之铁精,**之金英冶炼锻造而成。斩金断玉是削铁如泥,一直传到张青这儿,可说是家传的至宝!小英雄背剑跨马,辞别众父老,奔出南阳是绝尘而去!

一路南下渡过汉水,先来襄阳拜访荆州刺史刘表。这刘表何许人呢?他是当时地方上的一位重臣,姿貌温伟,名闻四海,与七位贤士时号为“江夏八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官拜镇南将军领荆州牧,占有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共有人马三十万余万,可说是兵强马壮,权倾一时。张青为什么来拜访他呢?原来老父亲张希在世的时候,曾到襄阳给刘表诊脉瞧病,俩人有交情,再者张青早就听说荆州人杰地灵,英豪辈出,加上宛城离襄阳路途不远,因此这才前来拜访,顺便一观荆襄人物。

刘表闻说故人之后来投,赶紧出府来迎,就见这会儿从襄阳大道之上,一人一骑,从从容容来了一个年轻人。刘表注目一看,就爱上了!怎么?张青小伙子长的太好看了!

但见跳下马来八尺长的身材,细腰奓臂、双肩抱拢;面如荷花初绽,白中透粉,粉中透着亮,甭提多好看了!眉分八彩,二道剑眉斜插入鬓;眉下一对明眸是光华闪烁,黑的似漆,白的如粉;鼻若悬胆,唇似涂脂,牙排碎玉是大耳朝怀;三山得配五官正,颌下无须正少年。好一团十足的精神气质,称得起俊美的好汉!与众不同的是,在这少年的印堂之上,长有一块朱砂红痣,枣核大小,恰如朱砂粉点般,古时候又叫“吉祥痣”,后来民间传说张青乃紫薇星宿下界,额头红印即是标识;再看一头长发如墨相似,用紫玉缎带绾起,上罩一顶白玉宝冠,真是面如满月多聪俊,形似瑶天仙客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