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的童年



        (1)迷迷糊糊的

        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

        我的成长,是在不知不觉的寒冷与饥饿中长大的。

        在那四周松柏苍翠、怪石林立的湘西南山区中,有一个叫仁堂村的小山村,那便是我从小士生土长、成长的地方,它如同一眼弯弯的清泉,埋藏于我记忆的深处。那里憨厚的父老乡亲,淳朴的民风,于潜移默化中给了我感染和无形的鼓励。铸就了我从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性格,尽管这种毫无遮拦的性格,给我日后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糟糕与不幸,但是,我依旧面对生活、笑对人生!如今追忆那份烂漫、纯真无遐的岁月,我便有了无尽的感慨!

        ”儿时学的,心中刻的”。连梦里都是儿时的情景,儿时的印像留给人的记忆是永生难忘的。许多年前,这个村庄的孩子们,也和别处的孩子相差无几,童年的生活同样非常单调,枯涩无味,几乎没有新鲜的玩具。晴天三五几个聚在一起,打打纸做的翻板,赛赛跑,捉迷藏,有时手牵手围成一圈,丢布包、学着老鹰捉小鸡,在地上画上横线、竖线图案,学着过去的地主买田、卖田。玩厌了再踢踢鸡毛键子便是最时尚的活动了。可不知为什么?这样既单调又无味的生活,总是让我回味无穷,追忆久远。其中的乐趣,总是保留在我记忆里,抹煞不掉。以至许多年以后,重新想起,就会无形中又有了种斩新的记忆。

        这儿童时代的点滴生活,方方面面,就如同一杯余香未散的热茶,实在怡人心扉,又好比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使我想起曾经过去的许多的人和事,因此,也就有了以下种种不同文字的叙述。

        荡秋千

        儿时,我们的自由活动有很多,不拘一格,夏天学游泳、秋天摘野果、春天放飞纸戈,用一根细线牵住自己精心制作的纸飞机,趁着东风抛入空中,就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我们站在地面上,用小手拉着细线,仿佛就如同一个小小的风筝,我们跟在风筝后面一路小跑,望着慰蓝的天空,追逐着自己心中的梦想!虽觉得十分的有趣。但远不如去荡秋千一般的快乐。

        我们儿时所玩的秋千,其实非常简单,纯属自己亲手用稻草编织搓成的草绳,草绳搓好后,而后由年龄稍大的哥哥或姐姐,爬上房檐把它系牢在横樑的中间,做成不长不短的秋千,能够着屁股就行,我快乐地坐在上面,三毛是个捣蛋的孩子,冷不丁从屁股后面,用力一推,使你防不胜防,这秋千便快速地荡了起来。荡过去、荡过来、荡过去,返返复复。他用的力越大,秋千便荡得越高,如此荡来荡去,一高一低,逍遥得很,孩子们排着队轮流荡着。不知不觉,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烦恼,正荡得大家高兴,却到了吃中饭的时间,老远处却能听到中秋的母亲,在叫唤他,中秋,你哪里去了?快点回来吃饭!这样贪玩,吃饭了也不晓得回来!这时,我轻轻地将脚一抵,秋千便停止了摆动。中秋回了家,大伙儿尽己散去,我也只好跟随他们回了家。己是觉得十分的饥饿,可开门一看,锅里都是空的,只好坐在门边,耐心等待,希望母亲干活能早点回家。

        这时,我独自思考着,其时的生活就好比荡秋千一样,一近欢喜一近愁。心想:这秋千一但失去了外力的作用,要想它能继续荡下去,就只能靠自己手足并施,它才能重新荡起,渐渐地这种童年的意识,在我的心中慢慢地有了孕育,使我今生今世再也不会忘记童年的不易和艰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