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七步成两诗-第2/3页





        秦补拙缓缓道:“春闱大典即将来临,我等出了个方案,这里面是各个部门所需人员名单,以及从国子监抽调十人作为审查,另外,春闱大典的主考,还如往年一样,由礼部尚书韩轻尧担任。”

        他将奏折双手递给小太监,小太监传到龙案上。

        他继续道:“陛下看看有何不妥的,老臣等人再进行商议。”

        姜承龙随意翻看奏折,看着上面的名单,抿了口茶。

        这些人,皆是秦补拙的人,下面无关紧要的,是他新晋的门生,为的,就是去春闱镀金而已,上面的人,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礼部尚书韩轻尧,一直都是主考官。

        甚至那些巡逻的侍卫,也选自城中侍卫,不排除秦补拙想染指禁军的可能性。

        今年,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否则恶性循环下去,朕迟早被他们死死的勒住脖子。

        他放下名单,看了一眼下面的沈黎:“素闻定安伯有些文采,正好,朕最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今日是个好日子,既然说到春闱,定远伯可否七步成诗,写一首佳作送给莘莘学子们呢?”

        说罢,他又盯了沈黎一眼,似乎在问,你小子行不行?不行我给你换个难度低的。

        沈黎默默做了个“ok”的手势,然后拱手道:“臣,遵旨。”

        说罢,他缓缓走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刚走三步,便吟完整首诗。

        众人哗然,就连秦补拙,也瞳孔微缩。

        三步成诗,怪不得陛下看重他。

        可接下来,沈黎还在继续往前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左边文臣之中,所有人议论纷纷。

        这诗,写的太过妙了。

        若说前一首通俗易懂,饱含劝学之意,那后面这一首,便开始升华,文人写文章,需要念头通达,念头若是通达了,这文章便入通过的下水道,哗哗的流着大水。

        人群中的唐寻章,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七步成诗,七步成两首诗,而且都是上上佳作,老夫果然没看错你!

        姜承龙满意的点点头,这两首诗,都是佳作。

        “诸位爱卿,可有此番才能?七步成两首诗?每步之间,停顿时间不过三五个呼吸。”

        所有文官羞愧的低下头。

        这些人中,功名最低也是个举人,可他们做不到如此程度,即便是国子监那些学富五车的大儒,也做不到如此程度。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