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进入上海市委-第2/3页
“李叔您放心,我心底有数。”我沉声道。
“我那些学生都是三十多,结婚成家了,可惜啊,你也结婚了。”李教授末了多了一些叹息。
我有些尴尬,小声道:“这个事,我会多留意一下的。”
“孩子的事情让她自己做主。”李教授倒是很开明,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嗯,毕竟年纪不大,别交错人就好。”
“放心吧李叔,李琴年纪不大,思想还是很成熟的。”我笑了笑道。
李教授点了点头一笑,没再提家务事,然后问了一下我关于卫生局药品改革的一些见解和意见等等,让我把文字汇总一下。
“李叔我其实已经写了一些,您看看。”我没敢耽搁,那天从他家里回来之后,就立即把心底所想的给写了出来,就是知道会有今天的。
“我看看。”李教授走到办公桌前拿了老花镜,戴上去认真看了一遍。
和我们刚刚聊的大概意思一样,只不过更加详细了一些。
“教育是百年大计,医疗则立足于脚下,着眼于现在,更是重中之重,而上海又是国内医疗发展和展望的桥头堡。”
“药疗卫生这一块,技术其次,药品的安全才是至关重要,很多病人得不到救治,不是因为我们的医生技术不如国外,毕竟庞大的人口,技术是可以练出来的,而是药品方面,缺乏和世界医药匹配的规格和药效,比如说,国内同样的一款药分为三六九等,自然药效就大大的降低了标准,而且副作用更甚。”
“这种情况在上海都较为普遍,可想而知,其他欠发达城市的就更为明显了。”
“医药是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全民健康才是医药改革的根本。”
……
李教授认真的念了一些我总结的话,由衷的赞扬道:“不愧是上海医科大学的高材生,笔杆子的功夫没丢,写的也切合实际,看来市医院选你当宣传科的副科长,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叔,我就被心里的感受写一下,毕竟从家里家里穷,一路走来,乡里人就怕得病,过去还能买得起药,现在去一趟医院每个几百块都出不来,虽然说有医保了,不过最低门槛的价格,也不少,感冒发烧总不至于住院吧。”我摇了摇头,心底明白,有些药产生抗体是一方面,最主要是药品的质量越来越差,毒副作用越来越大。
很多病国外没有,反倒是国内愈演愈烈。
就说中药,同样的病吃两天就好了,现在打底都要先喝一周调理调理,病没有好,药渣没少吃。
“吃过苦,受过难的人,在经历高位,才能明白人间疾苦。”李教授戴着老花镜,从办公桌上拿起纸和笔,好似又修改了一下。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李教授又重新把那份文稿递给了自己。
“不介意修改一下吧?”李教授笑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