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些日子,王金程像丢了魂似的,茶不思,饭不想,夜不眠,日渐消瘦。

    王夫人见儿子如此,心里着急,叫来王五一问究竟。

    王五转了转眼珠子,将王金程挨打的事一字未提,只是绕着话说:“少爷有了意中人,慈明寺里偶遇赵小姐,少爷动了心,对赵家小姐一见钟情。夫人应该给少爷提亲,少爷喜欢,那就将赵家小姐娶进门!”

    王夫人摸清了原因,叫王管家找了当地最有名的媒婆——夏媒婆。

    夏媒婆凭她那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矮的说成高的八面玲珑的嘴,不知撮合了多少对儿姻缘。一听说给王金程提亲,她拍着胸脯说:“夫人,少爷的事包在我身上!”

    见夏媒婆胸有成竹,夫人递过了一锭银子。夏媒婆甚是高兴,一溜小跑向赵家奔去。

    夏媒婆真不含糊,对着赵老爷和将军夫人一阵狂夸王金程。

    “王少爷人俏的百里挑一,眉清目秀,玉树临风,识文断字,能文能武!”

    “王少爷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好,读了许多书,要说破万卷书一点也不过!”

    “王少爷懂美食,懂茶艺,热爱动物,善于交朋友,嗯……还喜欢勤于舒活身体!”

    她瞧了瞧赵老爷和将军夫人,见二人正聚精会神地听,心生喜意:“看来,这事有门儿,要成,等抬来财礼订了亲,说不定自己还能得些将军夫人的奖赏!”

    “王知州王大人给王少爷备了豪宅,全冀州最豪华的,用料最讲究,最上乘,您看两家多么门当户对呐!”

    这时,赵管家凑到赵老爷耳旁:“他提得王少爷就是前些日子挨打的浪荡公子王金程!”

    赵老爷的脸色立刻铁青,他指着夏媒婆说:“整天提着鸟笼子就是热爱动物?天天喝花酒,和些杂七杂八的阔少爷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就是爱交朋友?东窜西窜,不务正业就是舒活筋骨?他斗大的字识得几个?”赵老爷越说越生气,“就这等货色还敢来提亲?给我轰出去!”

    赵管家跟轰鸡一样轰夏媒婆。

    夏媒婆边走边说:“王少爷可是王知州的心肝儿,多好的一段姻缘,别……”临下台阶时,她的脚一崴,险些摔倒。“别误了小姐的美好姻缘!”

    仆人抄起扫帚像扫落叶样将她扫出了大门。众人大笑。

    夏媒婆灰溜溜地走了。在王夫人面前,夏媒婆添油加醋地将赵家败坏了一气。王金程在旁边急得直落泪,王夫人看了心疼。

    王管家道道多,由头多,眼转一圈便能冒出个主意:“夫人,让老爷出面,支会支会新河知县。旁人上赵家提亲都给挡掉,搁段时间,赵家的亲事还不是水到渠成的小事?”

    王金程抹了把眼泪,催着王夫人:“娘!娘!还不快些办!”

    王夫人连着答应:“立刻就支会去办,别着急!”

    近些时候,太监吴能有些失宠。原来,有另一位太监也深得皇上喜爱,而且人家颇有文采,才华横溢。吴能的日子不好过,自然魏喜财也搭不上顺风车。魏喜财有靠山时风风光光,不拿王知州当回子事儿,眼看靠山将倒,自己也得给自己留些后路,搁往常,王知州的事他懒得理,可现在不同,而且此事非同一般,他就暗地里支会了马捕头。

    马捕头办事效率就是快,立刻安排了贼眉、鼠眼两个差役换了身便装,专做这事情。贼眉、鼠眼不仅盯赵家的哨,还放出风来:“王家已与赵家订了亲,别人就别打赵家小姐的主意了,王家、赵家门当户对,定结亲家!”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人们都说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可有人却说这是强强联合,王家的势赵家的财,王赵两家相辅相成。

    过几日,赵老爷六十大寿就要到了,熊财将军早早就稍过信儿来,一定来祝寿。现在的熊将军可谓国之栋梁,忠君爱国,人又实诚,深得皇上喜爱,而且大权在握,深得军心。这不刚下了诏:加了禄,赐了田,又赏了金银财宝。

    魏喜财早就得了消息,熊财这棵大树他得靠上,吴能能不能翻身还不可预料,这宝得押在熊财身上。

    这日一早,又来了信儿,说吴能回来了,他讨了皇上的差,给赵将军夫人立御赐的贞节牌坊。其实,这也是吴能早有预谋的事,眼看自己在皇上面前失势,趁着这段空闲和熊财交流交流感情,也趁机榨魏喜财点油水;只有与熊财的感情交流好了,有了皇上面前的红人儿做盾,自己与宫中那个该死的太监斗才有得胜的把握;至于榨魏喜财的油水,是吴能早就想办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