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东汉云台
汉光武帝的世代也不短,其功绩也不少。可人们只记得天降陨石的事,毕竟古往今来除了远古神话的战场,只有这次是真的有神仙相助了。刘秀这么多年也足够低调,一针一线的事都亲力亲为,所以人生最后的时候,刘秀打算闲下来,好好的在人生的最后时候完成少时那神农再世的心愿。而那些帮着自己打江山的人,刘秀并没有忘记,因为自己的儿子,也要继承自己那来之不易的皇位的!
“庄儿,你可以有自己的人,但那些叔叔伯伯的,可不能忘记他们啊。”在刘秀不理朝政,整日在洛阳南宫里进行农耕研究的时候,外边还在打仗呢。
什么草原上的匈奴,什么岭南上的土匪,反正就是没闲着。刘秀得以安稳的过日子,好好的研究心愿,也是这群将军们出生入死。刘秀不怕他们打输了仗,就怕他们走了。所以在马革裹尸的马援阵亡消息传来的时候,刘秀没有哭,而是把太子刘庄叫了过来,给刘庄说了这些话。
“父王,出事了吗?”刘庄身为太子,往日已经处理了朝政不短的时间,今日刘秀突然召唤,必然是出事了。
“伏波将军,走了。”刘秀这时候才叹了口气,眼角激出了一丝泪光。
刘庄眼睛一闭,立马会一起了几个月前的一个深夜,自己都要睡了,但院子里站着的老者,却就是死活不走:“伏波将军,父皇给我留了近三十名战将,那五溪蛮热的很,您就别去了。”
“太子殿下,老臣不老,硬弓都可拉断,不信您看啊。”马援到处找弓,可就是找不到:“忘了,宫内不得私藏弓箭啊。”
“老将军,这不是主要的,得给后人一些机会,对吧?”刘庄所谓的后人,实际上就是属于自己的战将。不管刘秀给刘庄多少人,也没办法把刘庄的世代顶起来。刘庄感谢刘秀为自己做的一切,但刘庄的世代,也希望是自己的世代。
“太子殿下,不是不给后人机会,五溪蛮狡猾的很,一不留神连命都没了,您可以给咱派个帮手,是谁随意,这总行了吧?”马援的脾气刘庄是明白的,只要自己不放口,那么必然就会站在院子里直到倒下的那一刻才可以。
“哎...你们打了一辈子的仗,怎么还打不够?”刘庄嘴里嘟囔着,可还是动身去给马援拿虎符去了:“给,最后一次了,该养养老了。”
“谢太子殿下!”马援兴起冲冲的离开了院子,最后是上了两次马才得以上去。刘庄记得很清楚,第二次是尽了全力了。
马援的消息不胫而走,刘秀难得的下了死命了,几万几万的人派去,五溪蛮人想投降,可刘秀丝毫不给机会,算是给灭族了。之后在马援的墓碑前,刘秀大大的写了马革裹尸者几个字,最后的一声叹息,仿佛自己的世代,真的要结束了。
从那以后,刘秀是真的不理朝政,除了自己还活着外,刘庄就是名义上的皇帝。刘庄很懂事,小事自己决定,但大事,总会找机会来农田里,帮着父皇刘秀种地的时候,还会商议事情。
这次的场景,还是在农田里,刘季望着随风而吹的麦子,心想这种早就在华夏流传的粮食在自己这位皇帝的手里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老百姓的肚子,是再也不会饿了。
“父皇,您要不再当一阵皇帝吧,老人一个一个要走的,儿臣的人还没有安排好。”刘庄对于老人的安排,拿捏的不是刘秀那样稳妥。心里也知道,若是刘秀在,纵然是马援再怎么要求,父皇也不会应允。
今日是马援,明日就不知道是谁了,刘庄认为自己还有缓期,不想就此入了这毫无退路的皇帝之路。
是的,不是人人都想当皇帝,刘庄就不是特别的想当皇帝!
“庄儿,你仔细看看这些麦苗,有什么启示吗?”刘秀的眼睛迷离,对于麦苗和皇帝的选择上,刘秀当然会选择麦苗。
“父皇,这些麦苗是你研究培育的,自然比平常的田地里生出来的麦苗更好。”刘庄话只说了一般,心里的另一半是土地也是精挑细选,这些研究出来的最优秀麦苗,是无法代表整个天下的。
“你说对了,这些从最优质土壤里生出来的麦苗,是不可以拿出来作为例子的。”刘秀那一双眼,仿佛看透了刘庄的内心。而然刘庄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心里对父皇刘秀的认识,就是能看透这世间的一切:“虽说不能成为例子,但可以成为榜样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