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天妒去病
天之子于地为皇帝,刘彻身有二龙存世,一曰卫青,二曰去病,刘彻得此二人之时,便是风光无限之日,可曰去病太过锋芒,使天道亦震不断,故天亦妒去病之能,从刘彻左右,取封狼居胥之命,汉世帝国,此境之下,仅剩独龙卫青矣!——华夏鼎世
元狩六年,距离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才堪堪两年而已。但就是这两年,帝国两只除了刘彻这种天龙外的地龙之一,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的时候,赫然的离开了人世。没有人知道这位让历史仅有从中原杀向草原的中原人是怎么死的,只是有人觉得,这去病两个字,还是没有抵挡住老天爷的嫉妒,从而用不知名的法术,收走了华夏大地上的小龙儿!
刘彻在霍去病死的那一夜半白了头,这还是紧张之余昏倒,于梦中被霍去病托梦后得以半夜苏醒,才没有让刘彻在人还未完全到中年之时,满头白发。
从那以后,刘彻每每上朝的时候都得沉思一会,因为那龙椅之下,曾经站着的年轻人,此时已经不在了。
如同今日,刘彻一早醒来便觉得天空乌云弥补,想想之后知道这是霍去病的头七。只是朝堂议事还得上啊,但在太子刘据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刘彻突然笑了:“去病,这么早你不上朝去,穿成这样做什么?”
刘据身穿素服,当然是去参加霍去病的葬礼了:“父皇,儿臣是据儿,不是骠骑将军。”
刘彻恍然甩了甩脑袋,这才反应过来:“啊,是啊。”
朝堂之上,前殿的光已经被天上的乌云给遮蔽干干净净。但老天爷就是一滴雨也不下,任凭风云密布,仿佛也在等着什么。
刘彻望着满朝文武那浑身素白的着装,心里最后一次盼望着霍去病的身影。只是寻觅之后,也继续陷入了深思。
刘彻想来,那是元狩四年的一个普通清晨,从北疆传来的第二封信便是霍去病亲笔写的。第一封信比第二封信早了将近半个月,漠北鏖战之后的卫青已经班师回朝,在未央宫里和众人们等着霍去病的消息。
“陛下,去病来信了。”远征之前,霍去病就有了长驱直入数千里,直接剿灭匈奴信仰的想法。卫青知道自己侄儿是什么样的人,也对霍去病有足够的信心,只是交代之下,如果北猎成功,就一定要亲笔写信回来。
刘彻得知这样的消息,望着书信上赫然写着大汉皇帝亲启的字样,论笔记,没有人比刘彻更知道霍去病的笔画手法了:“来,跟朕一起看看。”
在场的也有卫子夫,卫少儿,霍光,以及韩嫣等人。
书信被刘彻打开,泛黄且广阔的纸张仗,也就几个字而已——陛下,龙城北界四千里,臣以替您在狼居胥山祭拜了祖先,替您喝了北海的冰水,替您看了华夏真正北疆的风光。
刘彻愣了愣神,面前的字眼之内,赫然产生了幻觉。刘彻闭上了眼,示意自己已经进入了幻境。
周边草绿连连,是刘彻从未见过的地方。天空的明亮,也和中原有诸多不同。即便是已经历过血战,空气中都凝聚着血腥的味道,可刘彻还是能感觉得出出来,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在这片土地上,呼吸的空气是何等清新。
“陛下,您来了?”刘彻站在狼居胥山的木屋旁,听到自己身后的声音便知道是谁。但刘彻知道自己在幻境,都是幻想的:“这木屋就是老祖宗研究的草原粮食的?”
“对,抓来的匈奴人,就是这么说的。”霍去病打开了木屋的门,一股古老的粮食味道传了出来。这种古老的粮食味道让刘彻知道,绝不是几十年的时间,而是那种看似断代却又藕断丝连的世代之别。
木屋不大,但也是好几个人可住的范围。其底部没有木板,是四周的木质围墙直接插入草地,使得屋内的草地隔绝了外边,形成了温室中可以生长的粮食。
“去病,这些东西为何不扩大生产?在这个地方如果形成了规模,那么匈奴人便可以自给自足了。”刘彻很是奇怪,万里长城营造百年,抵挡了草原人的雄心壮志。外加汉帝国常年拒绝和匈奴人交易粮食,匈奴人的体格是越发的瘦小,人口数量也常年平衡至今,根本无力聚集几十万人南下。可若是老祖宗的研究得以发表,以龙城为中心,狼居胥山为粮食产地,还背靠北海的水源,这等几乎无解的成长方式,为何老祖宗们不用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