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士无双



韩信自命为将军之帅,于乱世助刘邦胜项羽,终使刘邦为汉世皇帝,韩信之命虽终亡其心,然国士无双之名,普天之下,非韩信莫属!——华夏鼎世

荣归故里后的刘邦显然多了几分惆怅,所以在刘邦的认知中,此时天下已定,需要在人生中的最后时刻,为刘氏子孙做点什么。所以刘邦想来想去,最后眼睛盯上了在被迫的情况下,无奈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刘邦认为自己活着的时候必须铲除这些异姓诸侯王,这样才能让非刘氏不得封王的国策,完美的实行下去!

“樊哙,对他们动手,你不会于心不忍吧?”樊哙作为刘邦手下最为忠心的武将,在这回归家乡的路上,也了解了刘邦的心思。

“天子,别人咱都可以,但淮阴侯...说实话,除了霸王再世,要不然谁都不是他的对手。”樊哙知道刘邦手上所有被举报人的资料,只是不知道刘邦在荣归故里之前,也见过韩信,还给韩信三不杀的免死金牌。

“淮阴侯的事情先放一放,朕恨的是陈豨。”刘邦所说的陈豨,原本是半路加入到刘邦阵营的。但骁勇善战,跟着韩信灭赵国和代国,也算是汉世帝国的开国功臣。

但这些年陈豨的所作所为让不少人为之侧目,尤其在匈奴的事情上,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陈豨不知道多少次玩忽职守,故意放匈奴人进来。

所以说白登之围后的汉匈关系扑朔迷离,也跟陈豨有关!

刘邦是下定决心要对异姓王动手,这陈豨算是刘邦‘养’了多年的牲口,到了该宰杀的时候了:“樊哙,这次只能赢,不能输。”

樊哙对陈豨没什么感情,总觉得这群后来居上的人都是投机分子:“天子,您放心就好,除了淮阴侯,我樊哙现在谁都不怕。”

刘邦在给樊哙安排完任务后,同时叫来了周勃父子,让周勃把周亚夫安顿好,跟着樊哙一同围剿陈豨。

在研究战术上,樊哙和周勃都认为要一鼓作气的灭了陈豨,根本不需要刘邦温水里煮青蛙,故意示弱的行为。但刘邦是这么想的,必须通过这场内战让类似英布彭越的诸侯王跳起来,以便全部解决。

本来周勃希望周亚夫好好的在家里带着,可刘邦还是不放心,便把周亚夫带在了身边。让周亚夫好好的学习军法阵法包括战争思想。

“亚夫,你的对手是韩信,你要好好的研究韩信的破绽。至于陈豨之类的人,你连正看眼都别看。”刘邦仔细的分析过,按照周亚夫的年龄是肯定可以辅佐刘盈的。而且一旦活得久一些,汉世可稳至少三世。

“天子,咱虽年轻,但咱并不怕淮阴侯。”在周亚夫的眼里,瞧不起杀神白起的韩信,其实在战略战术上也有问题:“只要给我一支精兵,允我一月,天下可定。”

“小鬼,这天下的安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刘邦从周亚夫的眼神里,看到了和当年韩信一样坚毅,便松了松口,给了周亚夫一些安慰:“给你一支精兵,你把他们训练成暗杀的杀手,如何?”

“天子,咱要做就做顶天立地的大将军,用杀手做事,不是咱的性格。”周亚夫如此年轻就有如此胆魄,刘邦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是高兴:“亚夫,等回去朕介绍刘盈给你,你就是他的大将军了。”

刘邦有意的放缓了回去的速度,最后竟然选择和去新丰城的父老乡亲们分开,速度比这些父老乡亲还要慢。

樊哙和周勃都知道这是刘邦在暗中准备,沿途中数不尽的斥候也能表明刘邦此时的心态,已经不是那么温柔了。

周勃很聪明的先让周亚夫回到长安,直接投靠了刘盈。吕雉见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投靠了刘盈,心里便知道了一些事情:“小鬼,天子这次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吗?”

周亚夫心想这皇帝和皇后果真是一家人,连叫自己的称呼都一样:“回吕后,天子是想通过和叛贼陈豨的战事,把其他隐患都引出来,而后一网打尽。”

“若有的诸侯王不露头怎么办?”吕雉说的不是别人,就是淮阴侯韩信。

“不露头...那就想办法让他露头。”周亚夫也知道吕雉说的是韩信,只是现在的周亚夫手里无兵无权无名气,连挑衅韩信的机会都没有。

但吕雉心里是有数了,毕竟连周亚夫都知道韩信要倒霉,那么韩信就必然要去死。而且吕雉更是知道,虽然韩信手里有所谓的免死金牌,可对于三不杀来说,只要能想到,便能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