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谈判的胶着



可以说,google+是那种需要全公司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倾尽全力开发的产品,对于这一次在社交领域的尝试,谷歌非赢不可。

于是脸书开始觉得有压力了。

为了应对google+,可以说脸书拼尽了全力,这其中,还包括某些盘外手段——

2011年5月,有记者在媒体上发文,披露脸书曾秘密聘请全球顶级的以危机管理见长的博雅公关公司,在《今日美利坚》等各类媒体上散布谷歌在个人**保护方面的负面报道。

对于博雅公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来说,这个事情让他十分尴尬,要知道,他曾经负责希拉里2008年的竞选,也为脸书首席运营官谢丽尔以及政策和首席公关埃利奥特出谋划策,多年来,他们共同致力于塑造脸书在**保护等问题上值得信赖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年之后,脸书深陷泄露用户**的负面报道,不能不说是某种“轮回”。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脸书也在全力备战,准备同谷歌一决雌雄。

鉴于脸书很快要面临的激烈竞争,扎克伯格在继续恪守脸书使命和现有产品开发计划之间寻求平衡,并高度专注于推出新产品。

在脸书成立的早期,为了压制其他学校的竞争者,扎克伯格曾经在60天内专心致志地搞研发,付出了加倍的辛劳,他称这段日子为“单独禁闭期”——将资源集中在关键项目,这样脸书的领导团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优先次序的调整,或无休止的束手无策和犹豫不决。

扎克伯格的远见和成功纪录使得公司里的每个人都乐意遵从他,让他养成了一定程度的家长作风,使他成为有史以来仁慈而最有效的独断者之一。

整个夏季和初秋,脸书公司在脸书体验的几处可能被打败的关键领域排兵布阵,加强防御,比如推出高解析度的相册和新的照片浏览器、推出了改进版的群组应用程序、在一对一的视频聊天软件skype中整合一个叫时间轴的新版本个人资料。

他们还开发新的功能,以加强攻击性,包括第一个基于ios和安卓操作系统的独立的脸书信使、第一个脸书的ipad应用程序和关注功能,该功能可以让你订阅特定人物尤其是公众人物的公共更新,而不必加他们为好友。

与此同时,谷歌在着手打造一个严肃的社交网络。

像脸书一样,谷歌将有基于用户真实身份的个人档桉、类似脸书动态消息的信息流stream、类似脸书点赞的“+1”功能,外加相册功能。

社交圈,它采用视觉设置的方式将朋友建群,用户能控制谁能看见他发布的内容,另外一个是群聊工具环聊,可用于多达10人的视频会议。

2011年6月28日,google+携手一个大型产品跨进竞技场,并展开了一场同样大型的公关闪电战,经过12周的受邀现场试用期,谷歌+的搜索页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蓝色箭头,这是该公司第一次交叉促销。

最初的媒体报道是积极的,社交圈的表现尤其突出,因为与脸书设置好友可见的内容的方法相比,社交圈有着明显的优势。

google+发布后的两周内,注册用户增长至1000万,一个月之内增长到2500万,10月份达到了4000万,到2011年年底达到了9000万,但与脸书和推特的惯用做法不同的是,google+最初没有公布活跃用户数。

脸书都是平静地推出产品,但是,就像鸭子划水,表面平静,在水下却会激烈地划动双脚一样,谢丽尔及其业务团队每周都密切地注视着他们能得到的任何有关google+的数字,并努力避免大企业客户会因为google+的页面创建器pages而分心,从而对脸书的网页和相关的广告失去兴趣。

到2011年年底,在脸书和谷歌之间,没有哪一方明显占上风,也没有哪一方明显败下阵来。

然而,2012年2月,形势比较明朗了。

市场分析公司康姆斯克公司发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用户每月花在谷歌+上的时间只有3.3分钟,而花在脸书上的是7.5小时,google+瞬间失势,发展戛然而止,再也感受不到任何潜在的前进动力。

登录google+并没有成为用户的习惯,也没有通过其首席执行官的“牙刷测试”,即像牙刷一样每天至少使用两次——在google+发布不久后的2011年7月的营收电话会议中,佩奇提出了这个期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