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派2-第4/4页





    元代全真道的发展进入鼎盛期。全真道大建宫观,广收门徒出现许多知名道士,一派道门兴旺景象。邱处机去世后,继起掌教者尹志平、李志常进一步拓展全真事业,争取统治者支持,使全真道获得进一步发展,步入顶峰。全真道不仅在北方成为道教重心,还渡江南传,江浙鄂闽等地都有了全真道的活动踪迹。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动点在湖北武当山,徒众甚多。全真道南传之前,江南已有金丹派南宗炼内丹,自称丹法出於锺、吕、刘,与北方全真道同源异流。南宗教团不大,未受元室重视,於是南宗徒裔在元代纷纷合流於全真门下,其著名者有李道纯、陈致虚等。至此,全真道传遍大江南北,盛极一时,与正一道势力不相上下。全真道政治地位因元室册封全真祖师而有了很大提高。至元六年(公元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锺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喆五祖为「真君」,后人称为北五祖;又封王喆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至大三年(公元1310),元武宗又加封全真五祖为帝君,七真为真君,邱处机弟子尹志平等十八人为真人。不少全真道高道知集贤院道教事。大略从元中期至元末,可算全真道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呈外盛内衰之象,教风有变,趋於蜕化,教内高道缺乏,落入发展平平的局面。与此相比,正一道成为元代中后期较兴盛的道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