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败露



东边,府衙门前围着一群的流民百姓,无不在控诉着官府的黑心,甚至有些人已经病死,被人抬了放在府衙门前,一些情绪激动的甚至拿着石头王府衙里头砸。

        有人喊了一句,“大家先别围着了,那边有家粮米铺正在施粥,先过去。”

        哗啦啦众人涌向那施粥摊子,施粥的人正是傅景策三兄弟和何长欢。

        何长欢在傅家住着,家里来信她也不回,她自那次从毓王府回去,就下定决心,要过来缠着傅景玉,她就不信傅景玉对她没有半分心思,果然,在自己追到傅府,提出要再跟傅景玉打一架时,傅景玉却回绝了,甚至要把她送回临京。

        何长欢哪里肯,当下立断就和林若华说自己想在他们府上住一阵子,林若华知晓何长欢在临京帮助傅云黛颇多,她性格又讨喜,立马就答应下来。

        于是何长欢就借着在傅府住的日子天天往傅景玉院子跑,全家上下都能看出何长欢的心思,偏生傅景玉一直在拒绝,

        何长欢也不气馁,反正她时间多的是。

        而这次东边灾情过于严重,傅家作为一方商贾,自是不会坐视不理,遂几兄弟一起到东边施粥。

        何长欢看着眼前受苦的百姓,不由得撇下她一向缠着的傅景玉,走到一旁蹲下问一位正喝粥的年迈老人,“阿伯,今年灾情这般严重,难道官府不曾开仓放粮么?”

        老人咽下嘴里的粥,揩了揩眼角的泪,“那些个官府黑心得很,发的都是霉米,或是掺着沙子的米,人哪里能吃啊,你看看那边,因为霉米都死了多少人了。”

        何长欢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她是在临京长大的,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场景,每年或是哪个地方有灾情,那都是听宴会上那些当官的嘀咕念叨,现下她亲眼见着,才知晓其中厉害,可是朝廷怎么可能会发霉米呢。

        这个疑问一直在何长欢脑中盘旋,直至晚间,她收到了傅云黛的信。

        何长欢看完了信,在房里思索片刻,转身推开了傅景玉院子的门。

        她将傅云黛寄给她的信递给了傅景玉,“我要回临京去了。”

        傅云黛寄信给何长欢的原因无它,只是想让何长欢帮忙从东边带几个流民到临京来,可以上殿作为沈其彦私卖米粮的人证。

        流民并不难找,随便问两个都愿意上京去告御状,毕竟这东边府衙已经被沈其彦收买,若百姓不上京去告,那临京的人就绝不会知晓东边的状况。

        而流民连吃食都没有,如何可能走到临京去。

        翌日,何长欢已经备好马车,马车里是她找到的一对母子以及昨日那位老人,傅家几人都知晓了此事之紧急,皆在他们落脚的地方送何长欢,只是迟迟不见傅景玉。

        何长欢望了又望,最后还是失望地垂下头,正要与傅景策告别,就听见傅景玉声音传来,“我同你一起去。”

        昨日夜里何长欢从他院子回去之后,傅景玉就已决定今日要陪着何长欢一起上京,别的先不说,何长欢和她的侍女两个姑娘家,就算有武功傍身,这一路也无法令人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