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恒山孤儿



    本书的主角是佛门女派恒山派,在神剑时代恒山派一直是支持华山派最坚决的门派,当年的神剑联盟本来就是以华恒联盟为基础的,所以在支持黄山派称雄武林的过程中出力最多,牺牲也最大。神剑联盟完成霸业之后恒山派水涨船高,由一个一直在江湖中屈身自保的佛门女派迅速崛起为声名显赫的江湖大派,又因为前掌门闲雨当政期间广结善缘,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对于一时落难的江湖人士,处于佛门的慈悲之心利用恒山派的显赫地位多为庇护,使不少人逃出升天。闲雨随李宝儿退隐江湖之后,将掌门之位交给了师姐闲月,闲月和师姐闲云,师妹闲风人称恒山三闲,虽然论武功不及泰山九子,但是闲雨当年积下的功德泽被了此时的恒山派,当年受过恒山派恩惠的侠客太多,不少人后来在江湖上发迹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恒山还愿,此时闲雨已经不在了,他们就将功德报效给了恒山三闲,所以恒山这一佛门清净之地,一时间香火不断。再加上恒山派的武功和江湖地位,很多达官贵人都将年幼的女儿送到恒山拜师学艺,以求在山河动荡的时代中能托庇自保。所以现在的恒山派人丁旺盛又富甲一方,恒山女尼中有那妙龄弟子在江湖上行走,即时是那淫贼或是色中饿鬼一听说恒山派的名头,便不敢前去找晦气,不仅是惧怕恒山派的实力,就是随便遇到哪个受过恒山恩惠的侠客也随时会将胆敢冒犯恒山弟子的匪类碎尸万段。同时全国各地的尼姑庵为了在乱世中生存,多千方百计地托庇恒山派,盛极一时的恒山派势力遍布天下。所以此时在北斗七星中,恒山派的势力仅次于大武当。恒山弟子为感念闲雨掌门当年为恒山崛起立下的不世之功,将恒山上弟子修行佛法之地命名为闲心庵,闲云为主持,弟子练习武功之地命名为听雨阁,闲风为主持,内门的女弟子们在修行时都将闲雨供奉为一代神尼,尽管她后来下嫁李宝儿,成为佛门的居士。不过闲雨之后恒山派掌门可以嫁人这一违背佛法经义的规矩便废止了,恒山派所有的内门弟子必须是比丘尼,如果还俗或嫁人就不能保留内门弟子的地位,更不要说成为掌门。

    这就是神剑之后的北斗七星,此时的江湖不再是统一的江湖,但是北斗七星便是江湖中实力最强的七个门派,此时的江湖是北斗七星的江湖。北斗七星的弟子行走江湖中常有打斗,这倒不是说北斗七星的弟子都喜欢内斗,实在是因为和其他门派的人打斗失了身份。江湖永远都不会宁静的,此时的宁静只是暂时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神剑的后人们又在神剑前辈走过的地方演绎一段波澜壮阔的武侠演义。

    在恒山派的长辈中,除了恒山三闲以外,还有一位晓素师太尚在人世,这位晓素师太论辈分是恒山三闲的师伯,当年和晓岚掌门一起支撑风雨飘摇的恒山派,后来闲雨师太出任恒山派掌门,晓素师太的几个亲传弟子都在当年的江湖纷乱中战死了,后来恒山派在闲雨掌门手上崛起之势不可逆转,晓岚师太就因为年事已高,从此不问世事了。有一次晓素师太想在圆寂前最后一次云游,在回恒山的路上遇到一个父母家人都被杀害的孤儿,孑然一身的晓素师太看着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男孩天生不足,只有三斤重,便发起了大慈悲,将其带回恒山抚养成人。这个孩子姓元,因为出生的时候长得实在是太小了,晓素师太就给他起名为元小,晓素师太当初没有想到,自己当年的一念之善捡来的这个孩子,日后竟然超越了武林中万人敬仰的一代传奇李宝儿,恒山派的其他人也想不到这个孩子会名动天下。

    此时的恒山派可谓是盛极一时,门下弟子众多,但是内门弟子的数量却不比北斗七星的其他六派多多少,恒山派主要是有大量的外门弟子。恒山派的内门弟子是清一色的女尼,都是前辈神尼严格按照佛教仪轨受戒的比丘尼,他们平日里在闲若庵和听雨阁修行佛法和习武,只有这些内门弟子才能得到恒山派上乘武功的真传。这其中又以恒山三闲的亲传弟子地位最为尊崇,闲云的弟子月荷和月瑶,闲月的弟子月明和月心,闲风的弟子月素就是在整个江湖上都被尊称为恒山五月。外门弟子男女都有,但是主要是大量的男弟子,他们平日并不和内门弟子们在一起,而是在恒山脚下和恒山周围,这些外门弟子大多是一些孤苦无依的人,恒山派的师太发大慈悲收留他们,也有一些落难的江湖人士托庇于恒山,成为恒山派外门弟子而习武,总之在恒山派内外门弟子有天壤之别,外门弟子无论如何是学不到恒山派的上乘武功的,即便他们是内门中师太的名下弟子,他们的武功也多有几个年长的弟子代传。平日里外门弟子多是在山上干一些杂事,对于在恒山派管事的师太来说,这些外门弟子的武功能够应付江湖上的那些二流角色就行了,根本就没指望要他们去对付北斗七星中的高手。但是这些外门弟子也很少对此有怨言的,因为在这个天下动荡的年月里,他们都是受过恒山派大恩才留在恒山上的,而且恒山派的师太们多有慈悲之心,恒山派香火鼎盛,自然供给这些外门弟子足够的衣食。况且以恒山派在江湖中的地位,是这些弟子们在这乱世中找到一个难得的平安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