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怕死莫当戚家军



戚继光抽枪护体,大叫了一声:“好!”大枪顺着斧光轮转,连连将斧光轻柔拨开,一寸一寸将对手挡出身外,竟如磨盘一般稳固。

陈大成打得兴起,大叫道:“这样打一天也痛快!”

两人转眼就打了一千多招,四周戚家军和陈氏子弟都大声喝彩,为双方助威。两人打得尽兴,场中大石皆在刃风之下碎成齑粉,又被铁掌踏平,在两人不断盘旋进击之下趟踏出一个直径三丈的八卦轮廓,泾渭分明。

陈大成喘息道:“这样打下去天黑了也分不出胜负,不留手了,出绝招吧!”

戚继光道:“好!”

身上忽然爆发出猛烈的杀气,甲胄喷发的蒸汽有如裂芝一般,爆腾三丈。

陈大成两眼一黑,双斧下意识一扬,戚继光已经爆吼声中一枪撞来。陈大成只感到一股可怕的力量直接撞击在双斧之上,把持不住。双斧倒撞,将陈大成轰得飞起,直滚出五丈开外。

等到稳住身体,戚继光已经挺枪站在身前,掌中的大枪稳稳自天空垂落。枪刃上散发出的杀气竟如泰山压落,缓缓点在陈大成铁面之上,枪风瞬间敛起,杀气散于无形。

陈大成隔着甲胄仍感受到了冰冷刺骨的寒意,浑身战栗了一下。纵然有一身武艺,也算是杀了不少倭寇和匪类,但是在戚继光面前,陈大成依旧感到自己如同待宰的猪犬。

戚继光伸手拉他起来,诚恳道:“若单论武艺,只怕戚某未必是陈壮士的对手!戚某占了机关甲胄的便宜,也占了久战沙场的便利。”

陈大成怔怔道:“久战沙场也有便利么?”

戚继光道:“杀人多了,杀气贯穿甲胄,寻常人未战先惧,甲胄也难以出力。陈壮士的甲胄夺自倭人,也不是明人适合的构造。”

“不说了。”陈大成爽快道,“今天心服口服,我陈大成不是输不起的人!以后我陈大成就是戚家军的人,大将军在上,受我陈大成一拜!”

四周陈氏子弟一起拜倒,齐声道:“大将军在上,受我等一拜!”

漫山遍野都响起了兴奋激动的叫喊声:“我要加入戚家军!”“我也要加入!”

戚继光望着漫山遍野的响应声,松了口气,只要陈家子弟肯带头响应征兵,征兵的事情就算是成了一大半。

接下来,难处便是怎么在极短的时间里把这些人变成精锐军士。这些人的素质是极好的,一般的训练也根本不必做,他们自己组织民团,杀倭寇、杀官、杀匪徒,相比一般新兵而言已经有了足够的战斗经验。戚家军要做的,是把他们武装,再加以铁的纪律。

戚家军在义乌大举征兵,第一天就征兵一万多人。陈大成率领陈氏子侄加入戚家军,光是陈氏族中青年就加入了五千多人,还在增加。

陈大成建议戚家军在义乌扩大声势,主动带领子侄到各地去拜会乡绅,为戚家军征兵造势。因为陈大成的声援,戚家军声势大壮,各乡青壮无不踊跃响应,三天之内应征者超过两万。

戚继光则跟随赵大河东奔西走,最终选择了义乌县城南侧二十里的赤岸镇桥亭村作为建立卫所练兵之处。

赵大河指着山势道:“此地南北各有两道小山,如巨蟹举双钳拱卫,山内峡谷平整,山外视野开阔,正是屯兵的好地方。”

戚继光赞道:“真是好地方!就在这里设立义乌卫!”

赵大河道:“我会协助将军修整道路,调集兵粮!”

戚继光望着眼前的这块宝地,欢喜道:“我会将这里建成万夫莫敌的堡垒,训练出无以伦比的精兵。这只是一个开始,这是第一个卫所,我会从这里向南,不断修筑新的卫所,一直修到台州南侧!然后,我们就把浙江的倭寇赶尽杀绝!”

一连数日,不断有勇壮之士从各地赶来,希望加入戚家军为抗倭出力。但是戚继光招兵有四个不要:面孔白、皮肤嫩的不要,目光闪烁的油滑之徒不要,见多识广的城里人不要,吃过粮当过兵的不要。不但身份要有里正做保,而且对于体格、品行皆有要求,入选者十之二三,而且第一件事就是抄军规。

戚继光命人在校场中央立起一面军令墙,将戚家军各项军规写于其上。军规严苛不近人情,令人发指的是参加戚家军便要抄军规一百遍,然后才可以去登记领军服。许多人原本兴致满满,见到要抄军规,就扭头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