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箱子与兜帽少女
飞机起飞后,很快就带着“电梯”飞向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虽然是夜晚,但外面并非是漆黑一片,飞机前方的海面上一摊碎金流动,仿佛给海面覆盖上了一层光之纱,但这并不是月光在海面上的倒映。在飞机正前方极远处有一道从海面直射入天际的光柱,海面的流光砂带正是那光柱在水中的倒映。
看到这道突破天际的光柱,哪怕不通过星灵网查询,陆泽也瞬间明白了太空电梯的工作原理。
不是让电梯沿着电磁轨道攀爬,而是从地面发射大功率激光将太空电梯“射”上去!
其实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就算他们现在乘坐的“电梯”可以在真空隧道中运动,并且自带空气循环系统,理论上来说进入真正的太空也没有问题,但想要乘坐着它进入同步轨道却根本不现实。
关键问题就在于速度。
要知道,这“电梯”即使是水平运动,速度也才不过每小时100公里,虽然相对于过去的列车甚至飞机都已经很快了,但以这样的速度想要到达距离地球表面586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至少需要0个小时。
如果再考虑到去往地球同步轨道是竖直向上的运动,必须要克服重力,那么速度只会更慢,到达地球同步轨道甚至可能需要花费一个星期以上。
这么长的时间里,电梯中的人的吃喝拉撒要怎么解决呢?
事实上,就算不考虑这些,想要修建一条从地球表面直达同步轨道的真空磁悬浮隧道也是不可能的——拥有这样巨大质量的建筑根本无法抵抗潮汐力的撕扯。
所以,真正的太空电梯,其实就是一座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垂下来的长6000公里的缆绳式的建筑。
缆绳的一端被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则固定在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空间站上,空间站以极快的速度绕地球转动,因为离心力的作用,会给缆绳极大的拉力,确保缆绳紧绷。这个空间站通常会建立在同步轨道更外面一些,以保证包括缆绳在内的整个太空电梯系统的质心落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从而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不过这条缆绳并不是用来让电梯厢顺着它爬上去的,它的作用是为了让电梯厢的方向保持稳定。
太空电梯克服重力势能的能量完全来自于从地面发射的大功率激光。
当然,说是用激光推进,并不是真的用激光把电梯“照”上去,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激光,所产生的光压都不可能让这么重的物体克服地球的引力,哪怕将整个太空电梯汽化了都不可能让它离地一米。
太空电梯也是有推进器的,激光推进的原理其实是用推进器吸收从地面基站发射的激光中的能量,将这些能量导入推进剂中,使其温度急剧升高,形成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然后将其从电梯下方喷射出来,从而产生的推力。
从这一点看,太空电梯与火箭并没有什么区别,太空电梯的优势在于不用携带化学燃料,从而能够获得比火箭更高的比冲。
用化学燃料火箭从地面向太空运送东西,其实大部分的能量都花在推送火箭自身的燃料上了,将100吨重的负载送入太空就需要数千吨的燃料,这显然不利于太空工业的发展。
而用激光推进的太空电梯只需要携带不到100吨的推进剂就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让人类彻底摆脱化学燃料的制约,这才是太空电梯对于人类最大的意义!
虽然人类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但可控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依然还是太大了,根本无法做到小型化,就算可以在宇宙飞船中装入聚变引擎,但以这个宇宙飞船的质量也是不可能从地球表面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太空的。
所以将聚变能转变为光能,从地面基站发射激光为推进器提供能量的太空电梯成为了从人类进入太空最好的选择。
目前人类一共建造了8座太空电梯,其中只有16座电梯的基站是建立在陆地上的,剩下1座电梯的基站都是位于海上。
之所以这样是为了方便向太空中运水。
如今长期生活在太空城和月球的人类就有1100万,而这么多人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水全部都是从地球上运来的。
陆泽曾在科幻小说中看到过一个说法——将水从星球表面吸上来,还不如直接从宇宙另一头运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