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何以风波宁-第2/2页





    命人取来玉箫,顾清歌站于殿中,红唇轻启,素手于玉箫之上浮动,萧声轻鸣。

    初时激昂,两军对垒,战士跃跃欲试,战鼓雷鸣,振奋人心。

    中时肃杀,兵戈交接,天崩地裂,无穷无尽,嗜血般的杀戮。

    末时悲鸣,血染黄沙,阴风哭号,旗帜飘摇在战场上,铁臂残垣。

    听闻此曲,仿佛亲历战场,让人与之共鸣。大殿久久寂静,只余萧声绕梁……

    盛宴渐入尾声。

    息国以音律和诗韵见长,清韵盛宴更是以这些题为主流,因此,目前息国的所得清韵石极多,而华国是千年文化传承,所得清韵石比之息国也不多承让。

    眼见或许会是平局的结果,叶辰懒懒的从身后的金丝楠木朝藤椅坐起身,冷然出声:

    “本王有题,息国诸位,可敢应否?”

    这般言简意赅,息皇忍不住看了叶辰一眼,却偏生挑不出叶辰礼仪上的什么错,而且叶辰为华国枭王,息国只是华国的众多附属国之一罢了,根本惹不起,息皇只好应道:

    “能得枭王殿下出题,是我息国的荣幸。”

    扫了一眼息国世家子弟,息皇又开口道:“答出枭王所出题者,朕允他一个不违反道义的承诺!”

    息皇一番话,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掀起了道道涟漪。皇帝一诺,何其珍贵!刹那间,息国的世家子弟沸腾起来。

    见状,叶辰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的把玩着手中的清韵石,淡淡的看了半丈外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内侍一眼。

    那内侍立刻识趣的朝前走了一步,大声说道:

    “枭王殿下在华国时,偶听一妙曲,然,此曲传统唱法极为轻佻,破坏了曲中意境。”

    “可叹枭王殿下多次寻访乐艺大家,却无人能真正改变其中的传统缺陷。”

    “不知息国诸位,是否能将此曲谱就不同韵味,也算,圆枭王殿下的一番夙愿。”

    话音未落,息国之中就有人坐不住了。

    有人自席间起身,直直的看向叶辰:“枭王殿下,何必让内侍拐弯抹角渲染题目的难度,王爷不妨直说题目!”

    苏婳扫了一眼说话这人,微微摇头。

    明知叶辰用攻心之术,甚至都不屑于自己去说,而是借内侍之口说出,加大谱曲之人的心理压力,而这人如此直言不讳,一出场便落了下乘。

    “这位是齐国公之子,容旭。”知道苏婳对京都尚未熟悉,苏浅贴心解释,但谈及此人,言语中却有些冷淡:

    “他同我一样,是清韵书院博渊堂的学子,但是为人锋芒毕露。”说到这里,苏浅微微蹙眉:“要是稍后谱不出曲谱,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