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 益阳之战(一)-第2/2页





    明白其中厉害关系的尚可喜觉得,如果真要讲主次,那也应以屯泰为主,耿仲明为次。这个主次不以爵位,不以麾下兵马数量决定,而是种族决定。

    所以一向谨慎多谋,顾全大局的尚可喜顺势提点了下耿仲明,耿仲明能做到偏师主帅,自然也不是个二愣子,对于屯泰这个满洲大将,也是小心翼翼地应付,决不愿在这个容易导致矛盾,造成纠纷的敏感问题上去惹怒屯泰,由于耿仲明和尚可喜的知趣,谁是主帅的这个问题小心地被避免了,屯泰对他们诚恳谦虚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

    不过耿仲明和尚可喜心里十分清楚,主次可以不分,奇正却一定要弄明白。

    古代作战,重视正兵、奇兵的关系,一般是以正兵为主,奇兵为辅,有时出奇制胜,奇兵地位的重要性又超过了正兵。

    以这场救援战而论,西路军的三万五千余步骑很明显是正兵,屯泰的五千兵马是奇兵,双方有着决然不同的任务。

    正兵承担正面主攻,吸引明军主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伤亡肯定很大,当然这也是绿营炮灰存在的主要意义。满洲兵是很精贵的,他们作为奇兵,无需和明军死磕,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奋力一击,作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存在,破掉明军阵势,趁势攻破益阳外围明军修筑的夹城的任何一段,与城内卓罗、马蛟鳞取得联络,再内外夹攻明军,一举战而胜之。(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