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 湖广布局-第2/3页
最不爽的大概要数湖广其他七八个大小军阀了。
如宜章伯卢鼎的军队战、辅兵数量直接从两万压缩到了五千,额定五千余人的战、辅兵的兵额,其他都被勒令解散,卸甲归田,五千人被编为一个混成营,称为“鼎字营”,其散阶也从原来的从一品降级成为从三品宣武将军,勋位变为三等宜章伯,其不管是品级还是实权都在军改后大幅度下降,好在其爵位没被撤掉,总算保住了一点面子,而且军队整编后,看似人数少了大半,军力也没有降多少,留下的都是精锐老卒,那些被裁撤掉的散兵游勇他知道是没什么战力,大多是拉着充数的,之所以留着不过是为了虚张声势,吃空饷罢了,军改之后,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以后想吃空饷却是千难万难了,卢鼎心中有些不满。
相比卢鼎,何腾蛟的督标中军更惨,一万五千余人全部被裁撤,各级军将全部降级,只保留新军制对应军阶待用,总兵董英直接被清算老账,剥夺军职,拿下治罪。
郝永忠的两万五千余兵力被压缩到了一镇,一万两千余战、辅兵。其他被勒令解散卸甲归田,充实湖南丁口,鉴于其部战力不俗,为了安抚其心,朱由榔赐他三等顺义伯,正三品昭武将军衔,所部称为“归义镇”,这样郝永忠部一下子成为湖广继忠贞营后保留军力最多的军镇之一,郝永忠的军阶和勋位也是同期数一数二的,兵员虽被裁撤,军力却未降低,总算平息了郝部的不满。
袁宗弟的两万兵力也裁撤了接近一半,留下一万余人。为安抚其心,朱由榔亲赐其三等定北伯,正三品昭武将军,所部一万余人编为一镇,称为“定北镇”,袁宗弟衡量再三,接受了朝廷的安排。
其他的如黄朝宣部,所部一万人被压缩到了三千余,编为一个混成营,称为“宣字营”,统领官黄朝宣秩从三品宣武将军;
曹志建部一万余人被压缩到了三千余,编为混成营,称为“建字营”,统领官曹志建秩从三品宣武将军;
滇将胡一清,赵印选部六千余人被压缩到了三千余人,编为“清字营”正副统领官胡一清,赵印选秩从三品宣武将军,正四品定远校尉;
马进忠部一万余人被压缩到了三千余人,编为“忠字营”,统领官马进忠秩从三品宣武将军。
其他被灭掉的王允成、张先壁、刘承胤、还有何部督标中军剩余的数万兵马中,堵胤锡从中选了五千精锐并入他原来的三千余人的抚标中军“君子营”中,编为一个不满编镇,号为“荡虏镇”,直属于总督衙门,堵胤锡举贤不避亲,镇统制是其子堵正明,其余全部被裁撤。
这样经过一番翻天覆地的大调整后,湖广总共留下平虏镇、破虏镇、定虏镇、灭虏镇、归义镇、荡虏、定北七镇、鼎字营、宣字营、建字营、清字营、忠字营五营,共计战,辅兵十万的总兵力。原来的二十余万大军裁掉了一半多,精兵简政大计初步成形,湖广的财政压力顿时减轻了六七成。
这次改革,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除忠贞营和顺军余部外的湖广十三镇兵马,军中对此颇有怨言,堵胤锡将湖广的军情汇报给朱由榔后,朱由榔果断下令,对几个战力不高,又削得比较狠的,战时倒戈可能性大的如卢鼎部、黄朝宣部、曹志建部三营人马全部调离湖广前线,其中卢鼎部五千人马调到川东,听候四川总督文安之节制调遣。
黄朝宣部和曹志建部两营马步军六千余人马全部调往云南,听候云贵总督杨畏知道调遣,用来制衡孙可望部,避免孙可望打败沙定州后趁势割据云贵。
这样湖广前线就只有战、辅兵九万左右的总兵力了,分别屯驻在长沙北部湘阴、益阳;辰州北部辰龙关、岳州西部永定卫一代,防备常德、岳州慈利各地的清军。
此时湖北的清军数量并不多,以总督湖广、江西等地八省军门佟养和汉八旗和投降改编的绿营兵为主,总数不到三万,以长沙镇总兵徐勇、武昌镇总兵马蛟麟部最强。
徐勇,铁杆汉奸,作战勇猛,原为左良玉部下,顺治二年(1645年)在九江随左梦庚降英亲王阿济格,檄署九江总兵,调长沙,隆武曾派人游说他反正,徐勇斩杀了隆武使者,1648年元年,金声桓反正,派使者游说他反正,徐勇再次斩杀了明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