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四、取笑与取暖-第2/3页





    如今想来,崇仪是早有预谋的。譬如关雎宫营造迟迟没有完工,也是因为他诸多改动。改懋勤殿,修九华殿,把孩子们从她身边分出去自立门户,是他的另一步棋。

    崇仪早有应对,就是要一一解决她的顾虑。

    “等你搬过去,就把学堂挪到瞻星堂。冬哥不爱闹,先养在暄室,等他长大些,自然也会想和哥哥们一起住。”

    “阿满的功课要紧,你呢?万一大臣们来奏事的时候,冬哥突然哭闹起来呢?”孟窅失笑,她之所以犹豫不决,还不是怕影响大王的英名。

    “等你搬出来,空出的主殿恰好用作议事之所,离着孩子们的课堂近些更便利。”眼见她似有松动,崇仪立时拿出方案来。

    孟窅面露古怪,想起崇仪和大臣们在她住了大半年养胎生孩子的地方议论朝政,那画面很诡异。百官会不会背地里将她说成误国的妖妃呀?!小周妃当年都没敢住进宣明殿呢!

    崇仪俯首,听见她娇声嘀咕,不由失笑。他低头,鼻尖抵着她的鼻尖,愉悦地摩挲着她的唇瓣。“胡思乱想什么?”

    小周妃祸国了吗?钱益的那位老友是这么认为的,至今装疯卖傻不肯为他所用。

    钱益不死心,至今还在休沐时竭力游说。崇仪惜才,但执拗如陈昇并不能适应官场沉浮。可惜钱益有急流勇退的睿智,在陈昇身上却一叶障目了。

    陈昇恨周氏女祸国殃民,可若不是悼王昏庸,轻信小周妃,区区一介后宫妇人如何翻云覆雨。父王早有不臣之心,而周家三姊妹的反目不过是导 火索之一。红颜祸水,不过是是男子无能的遮羞布。

    “真的不会?”孟窅不放心。

    “我不是先王,你更不是小周氏。”这时候就体现出家世的优势来。前有孟太师力挽狂澜,后有孟淑妃的半世贤名,世人想要指摘孟家的姑娘也要三思而行。

    孟窅早知道自己迟早抵不过他的攻势,最终会服从他的安排。得知冬哥不会过早与自己分居两处,她也松了口。

    “那……你再答应我一件事?”

    崇仪眉头一挑,好整以暇地等她讨价还价。

    “和旻很快就会住进来,梁王府只留下琪哥儿一个孩子怪寂寞的。能不能让他也来宫里上学,就和阿满平安在一处?”她想起崇仪和恪王一起长大,如今恪王就是崇仪在朝中的左膀右臂,顿时觉得这个提议刚好一箭双雕。“他们堂兄弟年龄相当,日常在一起做学问,既能亲近手足,也能互相督促。这事也有先例,不是出格的事。”

    崇仪还以为她有什么难为的心事,当即一口答应。即便她不提,崇仪也有这个打算。

    崇仪有心在宗室子弟中择选六至十岁的儿郎,充为太子伴读,章程已经摆在礼部的公案上。既然孟窅提起,明日再催礼部加紧拟办便是。

    但崇仪面上假作不快,闷声计较起来。“之前再三推诿不肯迁去宣明殿,今天为了温成的孩子,倒敢谈起条件来?”

    孟窅眼波一转,主动攀着他的脖子向上凑近。“那你应不应嘛?”

    崇仪自然不能放过此等良机,定要为自己索取更多好处才是。他一手托着她,笑得自负。“此事不难,但应不应需得看你的诚意。”

    孟窅听出他的不正经来,一时杏眸含水,面若桃花,软绵绵地瞪他一眼。这人身上传来烫人的热度,坚实的臂腕蓄势待发般紧绷着。可孟窅一点也不怕他。

    “刚才还说要把这里腾出来,日后作为辅臣共议朝政之处。堂堂内阁所在,你怎能生出那些不正经的念头。”难得有机会取笑他,她骄傲地扬起秀气的鼻尖,笑得狡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