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八、出宫与进宫-第2/3页
崇仪一笑而过,果然自己不说话才是对的。她总说自己过于溺爱臻儿,其实自己才是最心软的。三个孩子,她哪个也放不下,如今又多了一个冬哥。
“我记得有一架流云百福雕空玲珑槅子,回头就搬去九华殿。”崇仪仔细一瞧,发现榻上剩下好几个鬼脸青的瓷器,还有一个鹅绒白的联珠瓶也落了单。臻儿说过,联珠瓶的样式不好看,一眼看去就像一副光腚子。
孟窅也在看,发觉他眼里的笑意,了然地想起女儿对联珠瓶的评论。她又指着鬼脸青的瓶子,一边说一边自己先乐了。
“她如今又嫌弃那青的不透亮,釉色不干净。一个也不要。”
臻儿的原话说的是。“脏兮兮的,一点一点像麻子的脸。”
崇仪也乐了。臻儿对瓷器确实有自己的偏好。他记得送过玉雪一套骈州的洒蓝釉,还有一套金红釉当时就是给的臻儿。
他心念微动。既然她们母女喜欢,可以命人在骈州开御窑,专供关雎殿和九华殿取用。依着母女俩的喜好定制,釉彩要轻薄透亮的,器型要精致要玲珑。
崇仪拿准主意,决定给她们一个惊喜,暂且按下不说,于是和她说起另一桩公务。
“童家想进来看看冬哥。我已经准了。”
童律钟走了一着险棋,在元旦的大宴上当着朝臣的面开的口。他怕大王不答应,在众目睽睽之下,大王兴许能顾忌童家的颜面。到底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
大王初初登基,正需要安抚人心招揽贤才。倘或对骨肉血亲冷面无情,难免让人觉得他冷酷因而却步。
童律钟清楚,三房捅了那般篓子,童家儿郎在仕途上几乎是无望了。这顶国公的帽子能不能再传一代,还得靠其他途径去维系与大王的羁绊。
老太太说了。既然前朝的路走不通,那就想办法走后宅女眷的门路。
大王的身体里流着一半童家的血脉,是不可割舍的。她的外孙女池晚是恪王妃,外孙女婿是有从龙之功的股肱心膂。他们童家还没走到绝路!眼下只是受三房连累,可只要他们徐徐图之,总能换来大王心回意转。
童老太君觉得,日子还长呢!她当初送最心爱的长女进宫,生下了大王。将来未必不能再送一个姑娘进去。大王那么年轻,什么宠妃夫人一旦年华老去,总有恩爱不复的一日。那个李王后三病五灾不断,保不齐童家还能一个继后。
孟窅秀眉轻蹙,不解地问:“这些年不往来也挺好的,怎么突然点名就要看冬哥了?”
若是真亲戚,不至于平安长到今日连个问候也没有。孟窅对童老太君的印象不大好,还是因为她当年捧恭王,对外放话下靖王府的颜面。
童国公倒是逢年过节地送礼单过府,不过是走个过场,一看就是管事代办的面子活。当年童老太君可瞧不上她的孩子们,其中也有童晏华挑唆的缘故。
“他们天天守着显臣的马车,还要托恪王妃给你递话。”崇仪之所以答应,只是可怜恪王夹在中间难为。他与童家的关系,先王早有定论。但恪王妃与童家还牵连着。
“早知今日,何苦来哉。”孟窅瞧不上这幅前倨后恭的做派。但凡当年童家做个人,一家子骨肉亲情何至于生疏至此。崇仪虽然不是热络的性子,但礼节上从未短缺童家半分。只怪童家扒着老五,吃相太难看,把事情做得太难看。
“那就让她们见一回,别叫恪王妃难做。”眼下恪王是他们最亲近的亲戚,崇仪还提过要让恪王的两个儿子给阿满做伴读。要是见一面能减轻恪王的负担,孟窅也只好勉为其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