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四二、出入与出路-第3/4页





    这也是为什么秦镜两次三番将她拦在门外。靖王传了话,王妃不病也得病,否则才是真的打脸……可秦镜心里也犯愁,只怕王妃抱恙这个借口,往后不好再用。过犹不及,保不齐哪天冒犯了靖王的底线,李王妃就该一病不起了。

    曲径通幽处,徐图猫着腰,殷勤地提醒小谢氏留神脚下的路。

    “我们主子日日盼着夫人能来,总算把夫人盼来了。”他替孟窅跑过腿,孟府里有脸面的妇人,他都记在心里。

    “我呢?我阿姐有没有想我?”孟宥一手被小谢氏搀着,仰着头追问。他刚过了五岁生辰,正是记事的时候。从前在家时,堂哥堂姐都大了,二房里宗堂哥也已经九岁,不爱带他玩耍,都是姐姐孟窅陪他。他打心里依赖嫡亲的姐姐,孟窅出嫁时,他还不懂嫁人的含义,只晓得姐姐突然不住家里了,很是哭闹了一阵。

    小谢氏捏捏小儿子的手。

    “想的、想的!主子听说小公子要来,特意嘱咐小厨房做了百合酥、莲蓉卷、牛乳菱粉糕……还有甜枣羹。”徐图嘴皮子一答一合,竹筒倒豆子般唱出一串菜名。

    孟宥的眼里像是盛着小星星,咧开嘴咯咯笑着,脚底几乎蹦起来。“我阿姐最疼我。”

    “老祖宗在家怎么教的?该怎么叫?”小谢氏拽住他活泼的步伐,谆谆诱导。她嫁进孟家十年才得了这个儿子,素日里难免娇惯些,好在小儿子本性纯良,能听长辈的教诲。来前,怕他冒失无礼,求了老祖宗指点他。他倒好,一听说有点心吃,就把老祖宗的话都抛却脑后了。

    孟宥嘟嘟嘴,有些不开心。“见到阿姐要叫娘娘,说给娘娘请安。”

    他的记性好,孟嗣柏给他读书给他听,只消念过一遍,他便能记个**不离十。

    他问老祖宗,娘娘是什么,为什么阿姐不是阿姐。老祖宗说,阿姐去王府享福了,以后是王府的人,比老祖宗还有福气、还尊贵。他已经开始背书了。先生说天地君亲师,有三纲五常。阿姐嫁给靖王,就是人上人。可怎么就不是他的阿姐了呢?孟宥觉得很委屈……

    孟窅在堂上伸长脖子向外张望。宜雨也探出身子,时刻防着,怕她从玫瑰椅上跌下去。

    “娘!”孟窅眼底一亮,小脸儿就笑开了花儿。她如今凸着肚子,要不是宜雨手快凑上去扶着,自己未必能站起来。

    小谢氏看得一惊,松开儿子的手,快步走上前扶住她。一肚子思念之情,被她跳脱的动作吓得飞开九霄云外。她膝下单薄,只有这一儿一女,却没一个省心的!

    “快别动!仔细肚子!”

    孟宥迈开两条小短腿跟着娘亲往屋里跑,走得近了,看见孟窅身前隆起的圆弧,一双眼瞠得铜铃似的。一时间脚下踯躅不前,惊疑地目光在孟窅熟悉的五官和走样的身形间来回游移。

    “娘!宥哥儿!”孟窅哪里还顾得旁的,眼里只看得见小谢氏和孟宥,眼眶里溢出泪花来。她在小谢氏怀里蹭了蹭,一手探出去要拉弟弟。

    “明堂宽敞,但座次分明,不如请娘娘和夫人、小公子移步花厅?”齐姜上来给小谢氏见礼,妥帖地安排。“娘娘让准备的糕点都摆上来了,还有夫人喜欢的玉露茶,晴雨刚沏了来,此刻品着正好。”

    小谢氏偏头看她有条不紊的架势,眼里欣慰。老祖宗选的人果然可靠。

    “侧妃年纪轻,偏劳姑姑了。”

    “夫人过誉,都是奴婢的本分。”齐姜不敢居功。她本是无根浮萍,需要一个容身之所。当初答应孟老夫人,也是暗里观察过孟窅,知晓她本性良善。眼下,靖王对孟侧妃的用心,她看在眼里。她又怀了靖王头一个子嗣,若能一举得男,即便将来色衰爱竭,日子总不会太难过。自己跟着孟侧妃,后半辈子也就安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