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科技,必须拿来挣钱



“很简单啊,蒸汽机的技术,不可能永远封锁。

就如当初的燧发枪,旋转火炮一样。

技术迟早是会被欧洲那些科学家解开的。

既然如此,为何不在他们解开之前,直接卖给他们?

我告诉你,把这些科技产品,直接卖给他们,不但不会加快他们的实验研发,还会导致他们的研发进度迟滞。”

“这……这是什么道理?”

陈珂摸着自己的脑袋,完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你想想看,如果你是法国的路易十四,你的国家没有蒸汽机,是不是要全力投入研发?

蒸汽机的初始技术并不复杂,只要定下心来,要不了几年就能有成果。

可是现在大明突然答应卖给你蒸汽机了,会发生什么?

首先他们肯定更愿意直接用现成的蒸汽机去生产燧发枪,而不是等待研发自己的蒸汽机。

这会导致他们对蒸汽机的研发重视力度减弱。

同时他们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物资,购买包含蒸汽机的订单,一定会导致财政紧张。

科研可是极其烧钱的,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导致蒸汽机研发这种烧金项目受到影响。

官方如此,民间更甚,民间资本有了现成的蒸汽机,更不会有动力去研发自己的蒸汽机。”

这个道理,在古代还没有认识,但在现代已经屡见不鲜。

例如一个依靠芯片进口的国家,是否有动力去研发芯片等高新技术,从宏观来看并不好分析。

但假设以这个国家的其中一个企业分析,就可见端倪。

一个企业用现成的芯片,去生产各种电子产品,可能单价成本是五元。

但他若是投入芯片研究,加上研发费用,单价成本可能就到了五十元。

更何况从无到有的研发,质量没人家成熟的好,适用性没人家的强,兼容其他电子软硬件的性能也没人家完善。

这样又贵又差的自主产品,怎么会有市场?

所以民营企业是完全没有动力去投入研发的。

而作为国企甚至是国控研究机构,他们同样得考虑投入产出比,研发的技术,投入几千亿上万亿,却完全没有市场,他们又能坚持多久?

人有惰性,国家也有惰性,特别是财政并不是那么宽裕的情况下,有现成芯片支撑生产,很多时候也就是得过且过。

何况就是国家意志力超强,就是要自主研发,那投入的成本也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全社会一起发力,民营国营企业一起上,可能国家只需要花费几千亿就能出成果。

但只靠国家投入,可能就得支出几万亿。

最关键的是,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就那些人。科研不是堆钱的事,重要的是得有活力。

得有无数人一起思考,灵感碰撞,说不定谁就有一个点子,可以突破一项关键技术。

光靠国控那些研究人员,犹如一滩死水,毫无生机,远远不如全民的几十万几百万研究人员一起发力。

更何况国控那些机构和企业,也是人在掌控,他们能坐着拿钱,怎么可能去做赔本买卖?

一个国控机构或者企业天天亏损,福利能好?待遇能好?看到其他坐着拿钱的兄弟单位不眼红?

领导怎么带队伍?

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抵制自主研发,而用现成的芯片,实现坐着拿钱的梦想。

所以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方面,国家意志都远不如全民动员。

但只要有现成的芯片可以进口,一个国家就不可能组织起来全民动员。

又比如总是卖原材料的俄罗斯,躺着都能赚钱,又哪有动力去研发新科技?尤其是那些资本寡头和民间企业,他们只需要去做资源的中间商,就能赚的盆满钵溢。

谁会头铁,投入几百亿几千亿研发新材料、发展半导体工业什么的。赚不了几个钱不说,还可能血本无归。

其结果就是导致俄罗斯财政一大半都依赖能源出口,民营企业几乎都只与原材料相关,科技已经停滞数十年不前,犹自坐在苏联老本上,畅享自己的大国梦。

现在的法国就是这样,路易十四或许有极高的意志去研发蒸汽机,但有了现成的蒸汽机进口,首先民间资本就不会再支持他研发蒸汽机。

其次就算是王室旗下的资本大佬,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毕竟他们也是人,他们虽然吃王室的饭,但却想吃得更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