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霍邑



        再说这宋老生这边听闻李渊大军将至,心里有些不安,随即召集诸将商议退敌之策,只听军中有一人言道:“李渊大军此来不足为虑,其如今士气正盛,不可与之正面对决,今日李渊引兵至此,又逢大雨,其后方又有突厥,刘武周虎视眈眈,将军可令人扮成晋阳流民,于附近传播传谣言,就说太原已被突厥攻破,李渊军队听闻必定军心大乱,不敢西进,必定回军晋阳,介时我军在引军追杀,必定生擒李渊。...

        宋老生闻言大喜过往随即依计行事,李渊大军听闻果然军心大乱,李渊也心生疑窦,刘文静出使突厥已经多日,按理来说早应回来复命,刘文静多日不归,莫非和谈不成,盟约未定,加之李渊派遣使者催促晋阳押送军粮迟迟未到,难道晋阳真的被攻破?随即后悔不听裴寂之言,召来诸位将领,谋臣,商议退兵之计。

        李渊对诸人说到,今日军中流传晋阳已被那刘武周,突厥袭取,元吉尚且年幼,近日军粮迟迟未到,延误军期甚久,莫非晋阳真为敌所破,诸位将士的妻儿老小、以及我军的粮草都在晋阳城中,晋阳实为我军根本,倘若有失,我等必万劫不复,不如就班师,等讨平那刘武周再做计较。

        诸人皆赞同,唯有李世民说道,晋阳城池坚固异常,兵力有五万余人,突厥人和刘武周怎能轻易袭取,再说那刘文静正出使突厥两家正在和谈突厥怎能轻起刀兵,我大军发兵寸功未建,如此撤退,岂不被天下,耻笑,又怎么让人归顺。

        李渊心想我这个儿子总是建功心切,天下哪有舍本逐末的道理,随即说道,我儿不必多言,待雨大,不宜退兵,明日雨小,随即撤军。

        李世民闻言心头一阵,众人在此,也不敢顶撞父亲,只好离去,打算散会后再言。

        会后,李渊得卫士来报说是李世民拜见,李渊说道,就说我已经休息,有事日后再议。

        李世民见李渊不见,只好跪在大帐外嚎啕大哭,李渊则不予理会。

        只见李世民长跪不起,跪了一夜,眼泪也以哭干,神情憔悴。

        翌日清晨,李渊见李世民依旧长跪不起,心中有些心疼,随即传召李世民,说到,二郎啊,你平素乖巧听话,今日怎地这般执拗。

        李世民道:“你我父子即将身死,我岂能不哭。”

        李渊说道“二郎何故如此说,李世民说道如今众人之所以追随父亲,并非对父亲忠心,不过以为父亲能成事,想谋个富贵罢了,父亲大肆许官,也是拉拢人心之故,如今军中流言四起,军心涣散,但好在并未证实,我们好生安抚便可重振军心,若是此时父亲撤兵,部众必会对流言信以为真,到时,军士必定离散,宋老生再乘势击之,只怕不到晋阳,你我已经身死,为今之计,不论晋阳是否被攻克,父亲都应当说未被攻克,一鼓作气,拿下关中,我军一路进兵,关中必定响应,还愁没有立锥之地吗,况且我军军粮尚且还够维持数日,万不可再拖延,应与那宋老生速战速决。”

        李渊听罢顿觉有理:“论见识之深,我不及我儿啊,我儿可堪大用”说罢,采纳其言。

        说罢令人击鼓召集诸将,声称军中流言,乃是宋老生之计,整顿军心,适逢大雨已停,大军随即开拔,前往霍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