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第4/5页



“现在那些老师都在让我们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也是有技巧的。文综的话你有必要梳理一下知识框架,不是去照抄知识点,而是把那些知识点按照自己的记忆方式串联起来,就写到我的那个笔记本上,你什么时候把那个笔记本写满了就可以开始刷题了。”

这个方法就是李思源当年使用的方法,三轮复习李思源就弄了三套笔记,把那本笔记本写满绰绰有余。

现在李思源也算是轻松了下来,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办公生活。其实李思源一直对这种心理辅导模式存有意见。心理辅导给教学让步,搞得心理辅导无法变成一个长期的任务,正好相反,心理辅导的时间呈现段块状,这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

但是李思源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自己就算是说了也没有用,分数第一的宗旨不变,李思源的诉求就不可能实现。

为了能够让那些学生好好学习,李思源规定每天晚自习的时候都来自己办公室做题。现在已经进入复习阶段,除了做题之外就是讲题,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整理笔记。

李思源虽然是文科生,但是并不妨碍李思源看着那些学生让他们做题。理科试卷也遵循着一般的命题规律,基础题和压轴题的位置相对固定,李思源对那些学生的要求就是只做基础题。

但是李思源还是高估了他们的实力,即便是基础题,错误率都能高达百分之五十,这个样子是绝对不行的。

如果李思源是理科生还能给他们讲一下,但是自己本来就是文科出身,理科那些东西根本讲不明白。

所以这时候李思源就会逼着他们去问老师,问懂了再回来做。老师没有守晚自习或者在给学生讲课都不是问题,那么多理科老师非要找他一个吗?学生来问老师难道还有不讲的道理吗?

不仅如此,问完之后李思源还让学生把考察的知识点写在旁边,再写上解题思路,甚至那道题李思源还会拍照保存,之后的时间里面弄出来让学生再做一次。

其实有的时候真不是学生学不懂,而是学生自己已经自我放弃了。数学圈子的第一题的集合和第一大题的数列真的很难吗,考过来考过去就那么几个答题步骤,真的想学的话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现在李思源要做的就是监督他们将每一个学习任务都好好落实。

而且不要小看这种天天来李思源办公室学习的行为,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而李思源便是要借住外界的力量转变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固有认知。

很多人在中二的年纪总是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就算学习成绩不好也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但是被社会毒打过几遍之后,很多人就从中二毕业了,认识到自己也就那个样子,没什么特殊的。

而这种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便减少了人的上进心,使人安于现状。或者说正是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才让自己安于现状,告诉自己知足常乐。

这些年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很佛系,表现出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但是很多时候人们都是被迫佛系,真正能拒绝现实生活中诱惑的人非常少。不是因为不想要才拒绝,而是因为得不到才嘴硬。

现在李思源做的便是让他们重拾上进心,改变他们的心态。通俗一点讲就是让他们变得中二一点。

人的精神思想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现实的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小苗等人不再是那种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学生,而是被知名教师李思源单独带的学生。这种特殊的待遇在全校只有五人,每次被人问起都会让他们小骄傲一下。

这种小骄傲一旦拿起来就不容易放下,就好像成绩好的学生看到自己成绩下滑会有危机感一样。做算是做做样子也好,那些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多少少也会认真听讲。

而晚自习的时候,这几个学生找老师问问题更是家常便饭,一开始多多少少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多问几次之后学生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这种跟老师自由交流讨论的情况在之前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相较于课堂教学,这样的单独讲解也更容易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单独问老师的好处李思源到了大学才真正体会到,有的时候老师讲完了之后并不知道你哪里没弄明白,或者说直接理解错了,有经验的老师会把比较常见的易错点说一下,不过有时候说了也不知道学生到底明不明白。而且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千奇百怪,怎么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