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赵受益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个五六岁的小儿,面若冠玉,唇红齿白,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显露出少有的灵气。

    他捧着一本,一天到晚反反复复的诵读着,爱不释手到了痴迷的地步。

    “不错!不错!”小小的年纪对着诗书摇头晃脑的说。

    “受益,你一天到晚就看柳永的词,看的懂吗?”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先生,笑着问自己的关门弟子。

    “宇文老师,你也太小看我这个关门弟子了吧!”被唤作受益的男孩,不高兴的撅起小嘴巴。

    说出口的话却与年龄不符合的狂傲不羁:“能让我赵受益,看不懂的书还没有写出来呢!”

    “哦!咱们的小受益这么自信啊!那你给老师解释解释刚刚你读的这一段词。”

    “可以啊!”赵受益傲娇的抬起头,脸上充满了崇拜之情:“这短短几句话,道尽了作者的离愁别绪。首先,他以秋蝉的鸣叫凄凉而急促,烘托出分离的苦楚。面对着傍晚时分大雨初歇的长亭,践行的美酒都没有畅饮的心绪。还在与送别的人依依不舍话别,船家已催着出发了。与朋友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赵受益解释完,还得意的问:“宇文老师,你看弟子没有理解错吧!”

    “你小子。”宇文老师宠溺的看着这个最小的弟子,与有荣焉。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赵受益像往常一样,一旦开始读柳永的诗词,就像是走火入魔了一样无法停下来。就算是没有人问他,他也会用火一般的热情继续。

    “这一段说的是: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赵受益解读完,悠悠的叹了口气:“哎!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你小子,想什么呢?”冷不丁的,额头上挨了一戒尺。

    虽然没有看见打自己的人,赵受益也知道这肯定不会是宇文老师在打他。宇文老师,对他宝贝得不得了,才舍不得下这么重的手呢!

    “父王,你是不是嫌儿子太聪明了?”赵受益委屈巴巴的回头,看着站在身后的八贤王。

    “哦!收益何出此言啊?”八贤王好笑的看着不到自己腰间的小大人。

    “你这样用力,会把我打傻的。”赵受益摸着还有些许疼痛的头顶,一脸的幽怨。

    “受益,你告诉父王,为什么这么喜欢柳永的词啊?”八贤王伸手揉了揉赵受益的头,好奇的问。这个问题,他可在心里揣了好久了。

    “因为他是除了我以外,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赵受益说起柳勇,就打开了话匣子:“父王,你看啊,柳勇不仅诗词写得好,武功也不错。最最重要的是,他还会做生意,琅琊阁、天香楼、亚细亚商行,哪一个行当都让他干得风生水起。”

    赵受益越说越带劲:“儿子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呆在儿子的身边。父王,儿子想结交这个柳勇,与他做朋友,和他一起做生意。”

    “好啊!”八贤王听了赵受益的话,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当场表示支持。

    “父王,不许骗人!”赵受益往前一蹦,跳到了八贤王怀里:“我要父王的铁军,我还要好多好多的银子。”

    “好!好!父王都给你。”八贤王愉快的笑着,仿佛没有把这个孩子当成六岁小儿来看。

    山明水秀的扬州,风情万种的扬州,繁荣昌盛,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