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河决郓州4
郓州城内,衙役们各自划定了区域,劝说百姓离开。当然,他们也假公济私了一盘,都是在自家附近,先劝走自己的亲戚朋友再说。
琅琊阁对此没有发表意见,这也是柳勇的意思。既然衙役们上街劝解,他们的亲人率先离开就更具说服力。而这些衙役没有了后顾之忧,就会更加安心的做事。
“李四,你说的是真的?这郓州城会被洪水淹没?”老邻居想再从衙役李四的口中确认一下事情的严重性。
“真的,李老头。我父母和老婆孩子早就收拾好出发了。”李四也不隐瞒,直言不讳我是先通知了自己家里,才来告诉你们的。
“他们走了多久了。”被称着李老头的老人,其实是李四的远房堂兄。
“应该出城了吧!”李四不耐烦的指指天:“死老头,还不走你就只有死在城里了。”
“走!我走!”李老头东西不多,一个包袱背在肩上,就往城门口走去。
郓州城门口,守门的军士已经接到了上头的命令,帮忙维持秩序。
李老头刚要走出城门,一个人骑着马飞奔过来。他大喊着:“各位乡亲父老止步,知州马大人有话要说。”
本来急着离开的百姓停了下来,看着远处渐渐靠近的知州专用马车。
之所以说“知州专用”四字,是因为这辆马车在郓州城无人不知,无人不识。
马襄自迁任郓州知州后,专门用黄铜打造了这辆车。他还曾经明令郓州城百姓,看见他的马车要主动让行,退避三舍。否则,死伤自负。
百姓平日里只要听说这辆车出门了,基本上是门都不敢出的。
金灿灿的马车,在大雨里也很晃眼。当马车徐徐停下,马襄那胖硕的身躯从里面滚了出来。
孔勖披着蓑衣带着斗笠在旁边为他撑着伞。
在他们身后,又来了几辆马车,车里下来的人,全部是他们的幕僚。
“乡亲们啊!你们不要相信琅琊妖人的挑拨。他们骗你们离开郓州城,是为了挖我大宋龙脉!龙脉一挖,大宋岌岌可危也!”马襄声泪俱下,痛心疾首。
“大人,我们都被弄糊涂了。”李老头站了出来:“难道不是你让李四他们劝我们出城的吗?”
“不是!”马襄咬牙切齿,指着头上包着的布条:“你们看看我这头上的伤,就是因为我不愿意昧着良心骗你们,被琅琊阁的聂峥打的。”
“什么?他们是骗人的。不走了,不走了!我们回家了。”本来就不愿意离开的人,一听不用离开,都长长的舒了口气。
“这么大的雨,就算没有洪水,大家淋了也会病死的。”马襄继续上眼药:“琅琊阁居心叵测,太狠毒了。他们怎么连你们这些小百姓都不放过呢?”
“琅琊阁,本来就是江湖邪教组织。皇上心系百姓,怕他们祸害苍生,早就派了大军前来郓州,捉拿无耻妖人。你们放心吧!他们蹦哒不了多久了。”
马襄刚刚得到密报,最多在天黑以前,皇上派来的军队就会到达郓州。那么多御林军,那么多大宋名将,琅琊阁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用。
挖龙脉者,结局只有一个,死!
想到这些,马襄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走!回家去!”
“走了!”
百姓开始四散,急匆匆就要回家。就连走出城门不远的百姓,也转身回来。
不管城门口的兵士怎么劝阻,琅琊弟子喊破喉咙,也没有人理会他们。
有受了马襄指使之人,带头拿着木棍铁器等物,打向琅琊弟子。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跟着对他们大打出手。
琅琊弟子没有得到柳勇他们的命令,不敢还手。他们的内心是憋屈的,本来郓州城内百姓的死活,与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就算是再大的洪水,他们自信凭自己的武功,要全身而退易如反掌。
现在,救命恩人没有做成,反而被人家当成坏人打。典型的恩将仇报啊!
烂菜叶子,臭鸡蛋,口水全部招呼在琅琊弟子身上,场面一时无法控制。
马襄与孔勖等人,看着狼狈不堪的琅琊弟子,哈哈大笑,心中的阴郁一扫而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