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付真情民众慕豪杰 求平安小镇选真才
首先大家依次进入第一部分场地。首先试的是体力。依照约定,各人要将放置地面的石担举过头顶,才算过得关。
第一位后生上场,抓起石担便要举向头顶,哪知他抓住的位置不平衡,歪歪扭扭地偏向一侧,最后把持不住,扔了石担,只憋得气喘吁吁,满脸通红,半天回不过神来。人群中“嘘”声大作。
有人道:“这个石担恁重,一般人哪里举得动它!”有人道:“不然,力气到了何难?”有人反诘道:“力气到了当然不难举起,你倒进场也试它一试?”众人一阵哄笑,那人挠挠头发,羞作红脸关公。
正说着,又有一人进场。他想一想刚才那位的模样,慢慢走近石担,双脚分开立定了,再以双手握紧了石担横杆,将位置调整得合适了,“嗨”的一声大吼,居然将那沉重的石担举过头顶。众人齐声喝彩,“哗啦啦”鼓起掌来。
台上中年人见状,提起铜锣猛然敲响,同时大声喊道:“刘二愣,过关了!”这叫刘二愣的后生,便昂起头走到第二部分场地外,坐下等候下一场比试。
紧接着,其他八人依次进场去试。经过这一阵比试,台上响起几阵铜锣,最后有十六人顺利进到第二场地。
紧接着是第二关。每人各有三次机会,要将石块掷中藤牌红心处才算通过。依着前次的顺序,刘二愣走上前来,握起柳条框中的一个小小石块,抄手便向远处那画着红圈的藤牌猛掷过去。
“嘭”的一声,又是中了。台上中年司仪又敲着铜锣,大声道:“刘二愣,第二关过!”众人一迭声鼓起掌来。刘二愣即便来到第三部分场地坐定等候。
这一关下来,只剩下十二人。
紧接着到了最后一关,场上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众人却要看谁能最后胜出,真是越看越发揪心,当下一齐紧紧拥向第三部分场地。因为人们盼得心切,一人向前,后面众人更向前挤出,一圈又一圈不断向中间收缩,那一圈红色绸带哪里能够挡得住,竟有三根树桩倾倒在地。
台上中年司仪见状,只把那铜锣一阵紧敲:“各位乡亲,务请让一让!”周边维护场地的汉子,不得不一再向外侧用力推开围观者,看的人毕竟要多得多,但你推一下,他又挤一挤,这边推开了,那边又挤进来,直累得几个现场的汉子,一身汗水。
到得后来,台上几位长者商议了,又增加了十几位壮汉,费了好大力气,才慢慢将人圈廊开。再在红绸带之外三尺来远,临时划下一道线来。也是镇上人见识太少,场地始终清不开。
几位长者再议道:“如此一来,第三场却是难以展开。不如将场地移到台上,卫英雄看看,是否可行?”
卫恒道:“如此甚好。难得乡亲这般热情,不如移到高处台上,也好让大家看得清楚。”
当下议定,司仪便走到台前,敲了一通铜锣,高声道:“各位乡亲父老,为让大家看得清楚,我们议定将第三关移到台上进行。请稍等片刻。”
大家一通忙碌之后,很快就将第三关场地布置好了。大家一看,是将台下那扇磨盘搬到台上放置,然后将桐油浇在上面。本来那青石磨盘非常老旧,已经很光滑了,再被反复打磨之后,又浇上桐油,人想在上面站稳都难了。
十二人被分成六组,在台下站成一排。被叫到的就上台比试。不过这次与上两关不同,本次比试却是对抗性的,两人一组角力。
司仪叫道:“第一组上台。”站在前面的两位后生随即上得台来,站到光滑的磨盘之上。按照要求,他们之中若是有人会被推出磨盘,即分得胜负。
这一组是两个身材相当的,刚上台时,两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能站得稳,每移一步都非常小心。有内行的,在边上议论道:“这一关便是要试整体功夫如何,下盘不稳,站不住,须是跌倒在地。上盘力度不够,肯定要被推下来。腰力不够的,力气上下不通透,却又是要输。”
有人接口道:“那要如何才能胜出?”
那内行道:“这一关最为厉害,可不是侥幸能过的,须得凭了本身的真功夫,三局之中胜过两局,才能过得关。这十二位后生都是不错,有得一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