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汤和之言-第2/2页



按照朱桢的规划,增产粮食可分作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土壤肥沃之地开垦田地,此一事可交托岳父大人徐达代办。

徐达乃是魏国公、大将军、太傅,位高权重,在征召兵马、号召农民一事上非常方便,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比较困难的是,如何给闲散士兵、农民们传播农学知识,这一点朱桢打算交给欧阳七七代办,毕竟对方乃是户部的人,大可发动户部同僚一起行事。

至于欧阳七七的农学知识?那也是古代低层次水平,此时朱桢便打算专心辅导,以教授对方现代专业的农业知识。

欧阳七七也不愧是被朱桢选中的人,从午时到夜晚,共四个时辰,对方已将现代农业知识学得七七八八,若是记不住他会以纸笔记下,很是勤勉。

这就是古代科举制度的成效了,像死记硬背的东西,欧阳七七尤为擅长,而且他是农家出身,本就有一定的农业基础。

待得学得差不多时,欧阳七七便是郑重行礼鞠躬:“谢谢楚王厚恩,今日楚王殿下所教授的,下官必当以同样之法授给旁人。”

“对对,到时你就好好教户部的官员们,再让官员们把知识普及下去。”

知识是需要靠传承散播的,若是依靠朱桢一人哪能传播得出去,为此他得先把欧阳七七教会,欧阳七七再教其他官员,再由下级官员教农民、屯兵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