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陈哲的推理



第二天,在陈哲和隆多的极力劝说下,一向明哲保身的常柏山也硬气了一回,在例行的决策会上提出了派调查员协助治安署办案的建议,他痛陈利害,态度强硬,甚至暗示技术院升级软件还得依赖调查员的反馈。也许钟灵娜认为这是无用功,她带头同意了。常柏山这才觉得出了口恶气,挽回了上次决策会上丢的脸。

从1、2、5队里挑了4个人,分别是刘鹏、陈哲、白舒、郭明英,他们对自己的队长都十分了解,可以为治安署提供额外的线索。

四人开了一辆丛林迷彩的黄蚁级轻型装甲车,向东一路高速,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位于临湖市和望海市交界的大学城。临湖大学城是东炎最大的高等院校集合区,常驻人口接近30万,里面一共有8所大学,大学沿着中心的科学纪念馆环状分布,其中最大的是东南理工大学,其次是临湖海洋大学。装甲车一路经过各大高校,现在还是暑假,偌大的校区显得有些冷清。

专案组就设在海洋大学的教学区办公楼里,整个第四层都清空了,作为专案组的办公区,足见校方的重视。双方见面后,许长志拿出了早已准备的资料,里面是目前治安署所能收集到的关于三位失联队长的线索。

陈哲粗略看了一下就知道没有太大的帮助,其余的人反复看了几遍之后也确定这些资料帮不上忙。许长志只好提议,双方汇总一下情报,共同讨论接下来的搜索方向,但会议上同样没有太好的建议,好几个假设都被轻易反驳,现在只剩最后一个法子,由调查员筛查人脸识别结果。

人脸识别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检索公共摄像头的储存影像,筛选出与失踪人员相似的影像。由于保密原因,调查署内所有人员的脸部三维信息都没有记录在治安系统内,治安署手里只有居民身份证的二维照片,无法进行精确检索。另外,单是对临湖市内最近10天的摄像头数据进行检索,结果就有接近3000段影像,更别提周边五市了。而这些影像很多都是侧脸,只有熟悉队长的人才能快速筛选。

陈哲把筛查的工作推给了刘鹏和郭明英,自己则带上白舒想要离开,刘鹏和郭明英自然要问原由。白舒心里清楚,陈哲和自己是去“开小差”,怎么都很难掩饰过去。没想到陈哲一番话说出来,竟然轻松办到了:“我怀疑三位队长的失踪和弑者有关。”

两人都有些惊讶,显然她们之前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连忙追问:“你怀疑这是报复?”

陈哲点了点头,郭明英问陈哲打算去哪里调查,陈哲说,他之前已经拜托了许署长做一些调查,接下来这几天会和许署长一起出去走走。

刘鹏和郭明英自然也想一起去,但陈哲不同意,他说:“调查署已经下了命令,不能进行任何与超自然现象有关的调查,要是我们全都参加,被发现了会连累常院长。只有我和白舒参加,出了事你们两也好自证清白,常院长也能撇清关系。另外,我们两边一起用力,双管齐下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刘鹏和郭明英已经被彻底被说服了,愿意乖乖留下来干活,彼此打掩护,还不忘叮嘱要注意安全,陈哲拍了拍白舒的肩膀,说:“有白舒在,怕什么!保持联系。”

陈哲的这番操作可谓是欺上瞒下、闪转腾挪、张冠李戴,秀得白舒是一愣一愣的,瞪大了双眼看着陈哲,眼神里除了震撼只有佩服。

在许长志的办公室里,陈哲和白舒第一次看到了自杀案的所有资料,

白舒粗略看完后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头绪;陈哲则看得很仔细,尤其是时间和地点。看完后他请许长志先出去,他要和白舒单独讨论一下。

“白舒,你知道‘双鱼行动’是怎么预警的吗?”陈哲问。

白舒说:“能量潮天基侦察系统,由18颗同步轨道卫星组成。”

“那你清楚能量潮是什么吗?”陈哲问。

白舒回答不上来了,陈哲解释说:“我专门请教过技术院的同事,所谓能量潮就是异常的辐射,特点很明显,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相互规律涨落,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总和不变。”

没想到陈哲了解得那么深入,虽然专业名词听得一头雾水,但意思白舒是听懂了:“你想说,如果案发时这个区域的能量潮有异动,就可以证明这是一起超自然事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