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变局在即



白舒要找的人是同一小队的陈哲。虽然认识陈哲不到一个星期,但白舒已经充分体会到陈哲的社交能力,私下里大家说,陈哲是侦察兵里搞关系最厉害的,又是会搞关系的人里面最能打的。

今天调查署里的氛围明显有些奇怪,各院室之间少有人走动,大家要么埋头工作,要么窃窃私语。

一番周折以后,终于在室内训练场找到了陈哲,他正在训练一批候补调查员。陈哲见白舒来了,找了个借口让大家休息几分钟,然后一脸坏笑地走过来跟白舒打招呼:“嘿,白老弟,你来找我?”

白舒也笑了笑,尽量摆出熟络的样子:“是的,这几天放假闲得无聊,想请你喝酒。”

陈哲愣了愣,笑容里多了些狐疑,顺着话说:“我早就想请你喝酒了,沾一下你的光呢,现在各个小队茶余饭后的话题都是你,连外国机构都来函咨询你的情况,你已经是我们调查署的风云人物了!”

白舒抿了抿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陈哲故意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你瞧这群候补队员,一点精气神都没有,难得你来了,帮哥们露一手,震一震他们!”

一听陈哲竟然反过来有求于自己,白舒连声答应,两人当即走到武器操作台前。陈哲吹了一声口哨,周围的候补队员闻声都纷纷围观过来看热闹。

射击还没开始,他们就先被惊到了。

“咔、咔、咔”,3秒避弹衣上身扣紧、2秒手枪检查、1秒实弹上膛。白舒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陈哲按下战术耳罩的通讯按钮,说:“白姐,手枪射击训练准备开始。”话音刚落,射击场里的标靶迅速自动归位,倒数,3,2,1,开始。

白舒持枪突进,第一批3个固定靶弹出后不到1.5钟就被白舒全部打下,接着第二批左侧3个移动靶弹出,还没来得及移动就被悉数打下;右侧的移动靶也是几乎刚弹起就被打下,快得让人怀疑白舒早已将标靶的位置烂熟于心。更夸张的是后面,3个100米中距离标靶弹出,白舒抬手就是三枪,枪响靶下,接着又是3个150米的远距离标靶弹出。本以为这么远的距离,怎么也得稍微停一停瞄准,没想到白舒半步都没停下,跑动中抬手三枪,标靶应声倒下。15颗子弹刚好打下15个标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得一众候补队员是目瞪口呆,这实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

也许是白姐有意“刁难”,也许是陈哲偷偷调增了难度,远距离标靶倒下的同时,一个大型移动标靶立刻弹起,向着白舒冲了过来,这是模拟车辆冲击防线时的场景,一般只在步枪射击训练中才会有。标靶一直左右摇晃,必须打中左右两边的“车胎”才会停下来。白舒快速换弹,弹夹未落地,新的弹夹已经填上,手枪自动回膛,稍一瞄准,两边轮胎各稳稳命中两弹。奇怪的是,标靶并没有停下,白舒反应奇快,对着标靶的最下方的连接柱极速射击,不到3秒就将剩下的11发子弹倾泻而出,快速换弹,继续极速射击。如果闭上眼睛只听声音,真的会以为这是全自动冲锋枪。最终,连接柱被生生打断,大型标靶终于停了下来。

白姐播报:“训练结束,请立刻退弹,将枪弹放回操作台。成绩233分,时间20.3秒,系目前的最新纪录。”

周围响起了候补队员们热烈的掌声与赞叹。

训练完毕已经是下午六点,陈哲驾车带白舒来到一家海鲜饭店,

他说这里的菜很有特色,而且存了自己的酒。要了个包间,几味海鲜上桌,几杯白酒下肚,陈哲的话渐渐多了起来:“白老弟,你是兵王、是英雄,心无旁骛,有些事你注意不到。就说刚才那批候补队员,要多难带有多难带,你知道是从哪里抽调来的吗?”

经陈哲提醒,白舒也回过味来了:“调查署的队员应该‘入职即战力’,怎么还要做这种基础的训练,这些队员是从哪个部队抽调来的?”

陈哲苦笑着说:“公安队伍。”说完一口闷了酒,龇牙咧嘴,似乎苦得不行。接着给白舒说了副署长离开以后调查署的大变动。

原来李问答上午离开调查署,调查署下午就收到了来自治安总抚的三份任免令,战略信息院副院长薛华、办公院的院长刘汾生、计财院的副院长张莉,由于工作出色,且在三战中有过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三人被同时借调到外交抚,参与多国共同开发星月洋可燃冰的谈判工作。任免令还要求当天完成工作交接,然后立刻赴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