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结党-第2/3页
淮安府地处于江浙地区,极为富庶,南方虽然也处在小冰河时期,但是所受的影响并不大,整个南方还是那样风调雨顺,南方的百姓个个衣食无忧,平时家里的男人每天都是看戏逛街,女人只需要一台纺车,轻轻松松就能赚够一家人一天的用度。
但是对官员来说,远离北京的代价就是南方成了普遍的“养老”之地,曾经有人戏称说,整个南京只有三个职位是有实权的,第一就是手握实权的兵部尚书,第二就是世袭勋贵之首的魏国公,而第三嘛,就是南京的镇守太监了,由此可见整个南方的政治层次。
自打朱由检上任清洗阉党之后,魏忠贤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等几乎全被清洗的一干二净,朝堂之上放眼望去除了东林党还是东林党,但是阉党也并不是被彻底清理的,除了那些核心人物,还是有那么一些漏网之鱼的,比如淮安府的知府杨维垣。
自打被贬到淮安当知府以后,杨维垣的心里就分外的不是滋味,想当年自己在北京是多么风光,虽然官职不高,正七品的监察御史,说白了就是言官,但权力却大的很,可以监察百官作为,随意弹劾别人,听风闻奏,想当年自己在魏公公的照顾下,过的那可是顺风顺水,整的那些东林党是叫苦不已,眼看自己已经得到了魏公公的赏识,马上就要升官发财了,可是好日子还没过两天,新皇登基了,大力清洗阉党,辛亏他没有参与到阉党核心之中,使得他几乎散尽家财,上下打点,这才勉强保住了性命,被贬到了淮安来继续当知府。
虽说贵为知府,但平日里杨维垣就是喝喝茶,溜溜鸟,没事出去听听戏,没别的事情好做,谁让他曾经是阉党呢,简直就是个傀儡知府,就连手底下的通判没事也敢给自己甩脸色看,过的别提有多憋屈了,这大清早起来知府衙门里也没他啥事,只能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品茶遛鸟,享受一下人生。
老爷!老爷!不好了!一名家丁突然火急火燎的大声呼道,朝他狂奔而来。
正在品茶的杨维垣顿时被惊得呛了一口水,怒骂道:大清早的你鬼叫什么?天塌了不成!
家丁跑到杨维垣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老爷,锦,是锦衣卫,锦衣卫来了!
什么?杨维垣大吃一惊,猛然从椅子上站起,手中的茶杯失手落在地上被砸的粉碎。
锦衣卫?难道是皇上要赶尽杀绝?惨了,惨了!杨维垣顿时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逃不过这一劫。
杨大人,别来无恙啊,没想到锦衣卫不请自来,直接走了进来。
杨维垣定睛一看,咦?怎么就一名锦衣卫,难道不是来抓我的?
想到这里,杨维垣这才稳定住了心神,重新恢复了那幅淡然的神情,朝对方一拱手说道:敢问阁下来此有何贵干,本府有失远迎,见谅。
哈哈,杨大人,本官是来给你送一场富贵的,恭喜啊!这封信你收下吧,机会只有一次,希望杨大人不要站错了队才是啊,说罢,这名锦衣卫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信交给了杨维垣。
杨维垣发现这封信已经被火漆密封,根本看不出里面写的是什么,但听到一场富贵这句话,他还是动心了,赶忙将信接过,放在了桌子上。
看到杨维垣已经将信封收下,这名锦衣卫便拱手说道:杨大人既然已经收到,本官还有要事在身,就先告辞了。
贵使慢走,来啊,送客。杨维垣赶忙起身招呼,几名家丁赶忙尾随而去,将锦衣卫送出去大门。
眼看着锦衣卫走出了大门,杨维垣这才长松了一口气,想起刚刚那名锦衣卫所说的话,赶忙转过身来拿起桌上的这封信,轻轻地把信封口撕开,抽出里面的信纸,对着阳光仔细查看起来。
杨大人别来无恙,听闻杨大人最近甚是不得意,想帮杨大人一把,东林党结党营私,大肆攻击朝廷忠良,排除异己,如若杨大人听从咱家的安排,同仇敌忾,对抗东林,咱家保证杨大人短期之内不但可以官复原职,甚至加官进爵指日可待,落款,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