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震惊-第2/3页





    看到这些百姓的反应,朱由检此刻就是个傻子也该知道怎么一回事了,顿时脸色憋的和猪肝一样红。

    原来,有一次朱由检用膳的时候,食欲不振,一名太监突然拿出几根黄瓜来。朱由检感到极为鲜美就多吃了两根,吃完以后随口问了一下那名太监,多钱买来的,那个太监答道:黄瓜三两一根。从那以后朱由检就再也不吃黄瓜了,因为太贵不舍得吃。由此可见当皇帝的悲哀。身在紫禁城内,一些事情被臣子和奴才蒙蔽已经成为潜规则。

    朱由检经此一事,心情顿时极为不爽。放下筷子豁然站起,头也不回地朝街上走去。王承恩赶忙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啪的一声放在了桌子。一路小跑朝朱由检追去。只听得身后传来一声,客官,您慢走勒,下次还来啊,祝您公侯万代!王承恩听到这句话更是脸皮一抖,此时听在耳朵里,怎么听怎么像是一句骂人的话,皇上都已经是天子了,公侯万代岂不是要下台?

    唉,想不到朕当了十几年的皇帝,竟然被人蒙蔽了十几年,刚亲政的时候东林党就连哄带骗地让他把盐税商税矿税等等,几乎免了个一干二净,说这是为民谋福,不与民争利。使得大明王朝所有的税收全部压在了农民百姓身上。硕大的一个王朝农业税收入才二百万两。就是后来增加了三饷也才五百六十万两,还逼反了很多百姓。这要是换了万历皇帝在的时候,哪怕是同时对付后金和流贼,国库也是仍有富余的。财政只要不出问题,流贼和后金还能反了天去?为什么流贼能一再做大变强?因为流贼之中的主力就是那些投降的官军,为什么朝廷兵马对后金一触即溃?归根结底还是没钱,战死了没有抚恤,活着好歹还能混口饭吃。一家老小不至于饿死。既然这样谁还去拼命?

    想到这,朱由检堵在心头的许久的一个结豁然开朗了,前世直到临终前他都一直认为是大臣蒙蔽了自己,拖累了自己,才最终导致亡国。但是朱由检从来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为什么大臣们会蒙蔽自己?为什么他们敢蒙蔽自己?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归根结底,还是出在一个字上面,权。皇上已经是天下最大了,难道权力还不够大么?答案是还远远不够。就别说万历皇帝了,单说天启一朝,有魏忠贤在的时候,为什么朝局都比现在好得多?还是因为权,东林党一家独大排除异己,大肆打压其他党派,使得其他各党派只能报团加入了魏忠贤的阉党。这才使得魏公公权倾朝野,当权力的天平处于平衡的时候,皇帝的话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权力的天平处于倾斜的时候,才会出现权臣。魏公公正是因为东林党的存在,才如此得势,天启一朝,阉党将东林党压的是一蹶不振,几乎退出政坛。但是魏公公并没有赶紧杀绝,因为只有东林党存在,他才能使得这些人抱团在一起听他指挥。他的命令才能真正落实。魏忠贤在的时候,各地天灾还能勉强赈济,实在不行还能减免税收,灾区百姓虽然难以生活,但是还不至于造反,辽东局势也是极为稳定,各种商税全部加派到了南方一带。使得北方极为稳定,小范围起义根本无法扩大,均被迅速扑灭。

    但是朱由检当初很明显不明白这个道理,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垮了阉党,来了个大清洗,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剩下的时间里东林党每天的任务就是排除异己,对抗皇权。使得对东林党稍有不利的政策就寸步难行。

    朱由检暗暗想道:权,皇权,现在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他。要想解决军队战斗力问题,首先得解决财政,但是想要解决财政就必须加强皇权,打压东林党重新平衡使天平恢复平衡成为了首要任务。

    朱由检此时抬起头一看,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只见大街上的平民百姓渐渐地多了起来,周围的房屋也渐渐从豪宅府邸变为了普通民房。大街两边的乞丐流民几乎人满为患,甚至还有卖儿卖女者更是数不胜数。

    老爷,行行好吧,我已经二天没有吃饭了,您公侯万代,赏口吃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