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早朝
此时门口的两位小太监自从被王承恩训斥以后如同老僧入定般动也不动的站在殿门口,忽然听到殿内朱由检的呼唤声,顿时不敢怠慢,其中一名小太监慌忙说道:快去请老祖宗过来!我先伺候着!说完赶忙走进殿内,只见朱由检面带倦色的躺在床上传唤着值守太监,小太监连忙躬身道:皇爷,您终于醒了。朱由检招手示意,小太监心领神会赶忙上前从床上扶起朱由检。
朱由检用手揉了揉仍然昏昏沉沉的脑袋问道:朕昏迷了多久?小太监恭声回道:启禀皇爷,您已经昏迷了整整一天一夜了。哦?一天一夜,此时的朱由检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内心的思绪如同惊涛骇浪般,朕居然复活了!而且还是在闯贼没有攻破紫禁城的时候!朕还有机会!此时的朱由检最想知道的恰恰是现在的年份。朱由检稳定心神,假装漫不经心的再次问道:现在是什么年月了?小太监虽然好奇皇爷为何醒了就问年份,但是长期的宫内生活教会了他要想活得长就得多干少问的道理,赶忙恭声回道:启禀皇爷,现在是大明崇祯十六年五月初一。
崇祯十六年五月初一么,朱由检喃喃道,内心却是略感失望,哎,朕如果没记错的话李自成应该也早已经打到河南了吧。呵呵,重新掌管这江山社稷,接手的倒还是这个烂摊子,不同的是现在比当年更烂罢了,朱由检无奈的苦笑一番,自我解嘲道。
皇上!皇上!您终于醒了,此时得知朱由检已经醒转的王承恩毫无大太监的庄重,一路小跑而来,经过门槛之时更是险些被绊倒,踉踉跄跄地走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走到朱由检身前慌忙跪下,眼泪仿佛不要钱般唰的一下流了出来。朱由检见状更是概况万千,再世为人看到这个唯一陪自己赴死的太监竟然感到莫名的亲切感,赶忙起身将王承恩扶起,安慰道:大伴,朕这不是没事么,只是操劳过度罢了,休息几日便好,你无需担心。
王承恩往日里虽说是朱由检的心腹,但是皇上如此关切的话语还是头一次听到,顿时心中感动万分,竟然控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起来。仿佛朱由检才是他的一切。话说回来如此说倒也不为过,王承恩从信王府时便陪伴朱由检左右,可以说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太监无后,打心里便是把朱由检当做自己的儿子一般视如己出,只是皇权君臣之隔阂,让他藏在心中始终不敢表达。朱由检此时再世为人哪里不知道王承恩忠心一片,抬手一挥,两旁的伺候太监和闻讯赶来的宫女心领神会的躬身告退。
朱由检两眼发直地盯着王承恩看,仿佛他的脸上有着什么吸引人的物事一般,王承恩此时也注意到皇上的异样,赶忙擦干泪水低声问道:皇上?皇上?您是不是不舒服,老奴要不这就传太医过来?良久,朱由检缓缓地说道:大伴,你很好。王承恩心里一阵纳闷,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称皇上意了?难道是前些日子的那件事让皇上知道了?引得皇上如此发问。赶忙跪地道:老奴有罪,前些日子收了几个小太监的孝敬私下提拔了他们一下,老奴罪该万死。朱由检一愣神,方才感觉到自己有些莽撞了,赶忙扶起王承恩说道:大伴,收些孝敬罢了,你又何罪之有,朕没有怪你的意思,满朝文武尽是酒囊饭袋,不抵你一人忠心。
王承恩哪里敢如此托大,慌忙说道:老奴不敢。朱由检一拍额头,光说这些没用的了,大伴,现在是什么时辰了?皇上,现在是寅时了,从您昏迷以来百官早朝倒是正常赶来,只是到了时辰皇上未醒便散去罢了。几日来有数位大臣想要探望皇上,都被老奴劝走了,唯恐惊扰了龙体。朱由检听罢冷笑一声,传旨下去,今日早朝照常进行,朕倒是想要会会朕的诸位爱卿了!王承恩见状不敢多问,赶忙派手下小太监去传旨。
此时刚过寅时,诸位大臣此时刚刚穿过午门走过金水桥来到广场,一个个困的是精神恍惚摇摇晃晃,但是再困再累也是不敢打哈欠揉眼睛的,否则让纠察御史记下来可是要记上一个失礼的大过。有的大臣假装整理头发却偷偷转过身去打着哈欠,有的更是趁机偷偷擦去眼角的眼屎,更有的还在回想刚刚与第几房小妾行乐之时的场景,想着今天熬到上朝的时辰,皇上如若未醒,早点散朝回家说不定还能补个回笼觉,有的更是互相窃窃私语,商量着下了早朝去哪里风花雪月,丝毫没有忧国忧民之意,仿佛天下大事都是皇上应该操心的,而他们只是行乐为主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