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魂归-第2/3页
明面上他是大明皇帝,号令天下威风凌凌莫敢不从,可是内地里各级官员阳奉阴违对国家上下其手,朝廷更是无钱无粮天灾人祸雪上加霜,朱由检为了勤俭节约,几度减膳撤乐,平日里困难之时偷偷命令太监倒卖宫中物品补贴国用,就连身上的龙袍袖口处都有几处补丁都不舍得扔掉,私下里让皇后亲手缝补,上朝之时还要时不时的用手将补丁掖进袖口去,不然被言官看到又是有失威仪要被破口大骂。重开海禁加收商税之举更是举步维艰被全国官员所抵制,这腐朽的国家更是无法被他所指挥运转,平日里撤销盐税等利于各级官员的政令是顺风顺水,重开海禁加收商税带头募捐等不利于官员权贵的圣旨便是有违祖制寸步难行,偷偷越过内阁所发的中旨各地官员更是有权拒绝奉旨,就算是不听奉劝强行下旨也只会被内阁再三驳回。这大明实在是烂到了根子里。
朱由检此时泪流满面,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发出了由衷感慨: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许久,他缓缓地转过身来,解下身上的腰带,含泪咬破手指,用血在蓝衣之上写下“朕凉躬圣意,有伤天德,死去无颜见祖宗。故去面冠,以发覆面,任贼分割,无伤百姓一人!良久,他抬起头来看着王承恩,面带不甘,缓缓地说道:大伴,你说说朕是不是一个昏君,为什么这大明就不能在朕的手里中兴!朕不甘心不甘心啊!!!
王承恩此时连忙跪地说道:皇上亲政以来事必躬亲,矜矜业业。就是太祖皇帝在时恐怕也没有您这般呕心沥血,皇上千万不要灰心,老奴拼死也要送陛下到达南京,东山再起!现在江山多半还是大明的!这大明还是有希望的啊!王承恩热泪盈眶,此时仿佛感觉到了什么,赶忙跪地哀求道。呵呵,南京?朱由检此时心中满是绝望,这天下,这臣子,这乱世,还有的救么!晚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诸臣误朕啊!!大伴,你去把那块石头给朕搬来,朕现在只想体体面面的走。王承恩大惊失色道:皇上!不可啊皇上!天无绝人之路啊!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明可就真的亡了!!
朱由检沉默不语,转过身去,用颤抖的双手将腰带抛过面前歪脖树的树枝,拉直之后缓缓地绑了个死结,再三拉扯,终于,他感觉到已经足够结实了。再次转身对王承恩说道:这是圣旨!难道你要抗旨不成!你难道要让朕在闯贼手里受尽屈辱而死吗!
王承恩绝望的瘫倒在地上,挽起袖子擦了擦眼角涌而出的泪水,终于艰难的挪动脚步起身弯腰将石块摆在了朱由检的脚下,用颤抖的声音大声哭喊道:老奴!恭送!大明皇帝上路!!!朱由检面露惨笑,低头对王承恩说,大伴,你是个好奴才,朕唯一没有看错的人就是你。朱由检再次扭头望了望远处的紫禁城,终于闭上双眼将长发散开遮住了颜面,任凭最后一滴泪水无助地划过脸颊,将头缓缓放入了三尺白绫之中,脚下的鞋子却不知何时踢掉了一只,垫脚的石块终于被他一脚踢开,王承恩跪地不起,浑身颤抖,不敢抬头,任凭泪水滴在地下,不知过了多久,他再三跪拜,头也不回地起身解开腰带在系在旁边的树上两腿一蹬伴随朱由检也一起魂归地府了。此时紫禁城中的喊杀声也仿佛慢慢停了下来,只留下树上的两个人在风中缓缓摇动。
然而他的灵魂却并未散去,仍然被现实的折磨着,在天上看着这一切,一年又一年,他看到了李自成在紫禁城称帝,他看到了文臣勋贵家被抄出堆积如山的金银,他看到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放入了清兵,他更看到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够了!!我不要再看了!够了!给我停下来!!他声嘶力竭地喊着,双手掩面,再也不敢看这一切,终于。。。朱由检终于喊累了。。。朕,朕不是死了么?他瘫坐在地上,喃喃自语道。你的确是死了,这时一个声音突然说道。你是谁?这是哪里?朱由检此时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拼命地起身大声呼喊道。
我么?呵呵,我几乎也快要忘记了,我的名字好像叫朱元璋吧!什么?朱元璋,你是太祖爷爷!孩儿愧对列祖列宗,把您打下的江山丢了!朱由检面带愧色,跪地不起地说道。这不怪你,朕也有错,历朝历代哪里能千秋万世,朕看你出身王侯之家仍然勤俭节约兢兢业业地守护这片江山,朕为你感到骄傲,由检,朕问你,这样的结果你难道甘心么?朱元璋突然反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