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升班-第3/5页
他上辈子虽是文科生,但数学学的不差,应付古代这些缺乏花样的题目就更是轻松。
宁仲玉反倒是对诗赋中那些平平仄仄没什么了解,且也没什么天赋。
他试图用自己最擅长的应试方法,像从前高考写作文那样,自己总结出一套格式,再根据题目把内容往里头套。
作出来的诗称不上好,不过也称不上差,林夫子却皱眉,不胜满意:“过于死板老成了,不像个小儿。”
对此,宁仲玉只得笑笑,也没解决的法子。
“你也真是,从前半点坐不住,如今又半点不愿动。多出门转转,别整日们在屋子里头读书。”林夫子想起他近些日子日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在的老古板模样,提议说。
提及此事,宁仲玉回想到了上世。
从前在大山中时,他也是整日缩在屋子里头读书刷题。
因为那时交不起电费看书时不开灯,又不把休息眼睛当回事,最终养出了一副破烂身子,眼睛高度近视,久站久坐便腰疼,做什么都不痛快。
现代还能戴眼镜垫腰垫拯救一下,到了古代若是再有这么些毛病,可就只能受着了。
宁仲玉想罢连忙应下,决定之后听林夫子的,茶余饭后多出出门。
再就是策论。
林夫子在讲解时往往会提到当朝时政,宁仲玉也因此终于对如今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了。
怪不得科考中有算学,家家户户有土豆,因为当朝并非宁仲玉上世知晓的任意一个朝代,架空于宋元间。
开国皇帝江盛出身宋末贫农之家,自宋末宋元战争中横空出世。
据说他生而知之,洞悉敌军一切计谋,集合民间农民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最终驱逐外敌平内乱,登基称帝,国号大成。
登基后,江盛一系列手笔同样震撼。
他好贤求治,广纳士农工商各业贤才,宣扬各行平等,于科考中加大策论占比,加入算学、农学等科目;造船航海下西洋,引进红薯、玉米、土豆、番茄等各类粮食果蔬,大大减少了大成百姓灾荒时的死亡数量。
自个儿勤俭节约,也去除了对百姓的苛捐杂税,下派官员到民间建立书院农院工院,免费教包括妇女在内的寒家百姓各行技术。
一连串动作,叫刚建立摇摇欲坠的大成极快稳固了下来,外邦无一胆敢放肆。
江盛此人便成了百姓最为崇敬的对象,举国上下无一不在津津乐道。
只可惜天妒英才,江盛分明身子强健,可堪堪三十有五便英年早逝了。
群臣贵族多以家族利益为重,奈何江盛雄风极盛,只能憋着作不了妖。
他一死,他们立马开始蠢蠢欲动,威逼利诱继任的小君主誓不罢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