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樱桃-第2/3页
相敏璋如梦初醒。
他如痴如癫。
他摇摇晃晃向山下跑去。
相敏璋气喘吁吁。
他翻过垭口。
他继续向山下跑去。
他要赶回古城。找寻南城“书香园”……
斜阳下,那巍峨突起的巨石上,盘坐一尊“雕像”。光芒灿烂。
那是“樱桃”。……
相敏璋搭乘上了回省城的末班车。
拂去汗水,敞开衣襟,惊魂未定,他打开那封信。……
“……恩师在上。学生屡屡思念。曾去省城两次,未能谋面。尔后,闻言您移居海外。学生唯心里梦中,喜睹师之容颜。……毕业四年,学生有了自己的果园。曾几何时,幻想着您来学生的果园赏心悦目,看看您传授的知识,樱桃满园;看看学生的一片天地,生机无限,……。
然今日不期而遇。学生容颜丑陋,恐师悲伤。故仓惶避之,遁入佛门。近在咫尺,不敢相见。恕学生无礼。稽首恩师,见谅。……”
相敏璋五脏俱焚,热血冲头。
相敏璋推开车窗玻璃,疾风扑面。
手里的信纸哗啦啦直响,似乎在挣扎,在呐喊,……;
蓝天白云下,远处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头,似做了亏心事一般,探头探脑,躲闪着,疾速后缩,……。
“毕业回乡,恋爱,结婚,老公疼我,许雅乖巧,虽然贫穷,我知足快乐。然不意间,灾难突袭。女儿身女儿容,刀痕累累,疤迹斑斑;老公生死不明,果园荒芜,……。
学生不才。不谙世故。您的尊尊教诲,枉如对牛弹琴,付之东流;学生愧对知遇恩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闻学生累及恩师,屡屡奔波,躬腰执言。学生无以为报。唯日拜佛,夜焚香,愿恩师福寿安康。……
尘世业缘,石沉大海,如过眼云烟。……”
相敏璋潸然泪下。
石峪口渐渐远去。石砌整齐的河堤,楼台亭阁,风吹杨柳,已被甩在车后。
石河与公路蜿蜒齐驱。
石河故道重现。杂草丛生,原始的,塌陷,裸露的乱石河堤,阳光下是那么的苍白,怯力;偶尔,有几颗大树为它们遮荫蔽日。河面上漂浮着一些杂物污浊,河水默默流淌,时而,遭遇阻隔乱石溅起白色的水花;时而,河床裸露,河水被分割为涓涓细流;水无常势,性情永恒,它依然义无反顾,行使使命,寻隙流动……。
泪眼朦胧,相敏璋仿佛看到,黑纱后,一张印刻着刀痕的脸。心如止水。静影沉璧。令人窒息。
她曾是学校的骄傲。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她是校花。性情随和。是学生会里的活跃分子。她说过在家里虽不及哥哥弟弟受父母宠爱,但因为她学习好,乖巧,父母会时不时地疼爱她一下。村子里的大人见了她都叫乖女子,乖娃。……她梦想着,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家乡拥有自己的果园,做回园主。
……“脱离尘世,拜入佛门,有一口饭吃,有一己事做之,清净自活,佛渡余生,与人于己皆为善事。
一入佛门,如入一种境界,一种人生,活的方式;人生人活皆可自己选择,生老病死,酸甜苦辣,皆由自己制造。
佛是自由世界。佛的世界是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人生在世慎言,慎行,慎欲,慎念……积德行善。方能福报绵绵。
佛说:“人生在世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苦痛。”
佛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阿弥陀佛。”
……”
相敏璋,掩纸泪奔。心如刀割。五味杂陈。……
夕阳西下。
西天霞光喷薄。
已进入市区。
南来北往的车辆,缓缓而行。
路边人群中一阵骚动。
摆地摊的人作鸟散状。几个挎着一筐子樱桃的农村妇女,慌不择路,躲闪着车流,横穿马路跑去。
她们身后散落一地红红的樱桃。有人赶上去帮助捡拾,有人爽快地塞进嘴里,有人漠视,有人毫无意识地践踏,碾压,……。
不远处,三个穿制服的怒吼道:“警告多少次了,就是不听。简直是没有王法!这里不准占道经营。走!都赶快给我走!。”
华灯初上。
人流涌动,纵横交错,时有阻隔,时有无奈;无论是驻步滞行,举目观望,还是绕道前往,另辟蹊径;行者匆匆,向着自己的归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