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卷
礼毕,明宪宗进入理政环节,他先点名的是“盐部”都转运盐司。
运盐司出了些状况,台州有人私自贩卖盐,官府一直没找到黑贩屯盐的秘密基地。
散卖盐的人跟买盐的人接头谨慎到什么程度?买盐的绝不会透露卖盐的人的名字,卖盐的直接把盐送到买盐的家里,外面官府办案的人根本不会发现。
在场的朝臣,有内阁首辅万安,太子太傅刘吉,大学士尹直,六部各部都有三人,两京和十三布政司的左布政使十五人,运盐司,詹事,五寺卿五人,督察院左右御史四人,通政司,提刑按察使,巡抚六人。召见群臣几乎都是三品以上,现场五十多号人。
台州属浙江承宣布政司管辖区域,左布政使林谦上报,多方面寻踪都查不出源头,知道有人私卖盐,卖盐和买盐的狡猾得很,不知道盐是在哪里交易,也不知这盐从哪里出来,私盐被囤在了哪里。
明宪宗先询问的是负责运盐司的都转运使李乐博,“台州有私盐贩卖,这是何时开始发现的?”
李乐博,“回陛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运盐司都一直遵循往年地区的需求产量,但今年年初开始,发现盐货一直囤着,将至半年,盐货仅出两层,才觉察出了问题。”
明宪宗,“大理寺卿。”
邱硕朋(大理寺老大),“臣在!”
明宪宗,“案件查办如何?”
邱硕朋,“回陛下,案件还在努力查办中…”
明宪宗问到了刑部尚书的张蓥,“张尚书对此案有何言见啊?”
张蓥,“陛下,臣以为,一般查案之时,很多都是在路面上寻踪迹,都是在事发点暗中留守观察,而往往忽略了最不可能的地方。”
“比如,河面驻足的大型私家船舱,这些点有人去巡查过吗?”
“说不定,那些私盐就藏在里面!”
吏部尚书彭华不服了,“哟张大人,这船舱不小心进了水,这盐还能换成银子吗?”
“陛下,臣以为,私盐屯放在地面上极易被发现,很可能都是藏在地下,而不是藏在船舱里!不妨直接进行各家各户地下室排查!”
看出来了,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唱反调,不是一个队的。
彭华是内阁首辅万安引荐进阁的,李孜省构罪前一任吏部尚书尹旻,尹旻下台后彭华上位接任吏部尚书,底气从哪里来,就是和万安刘吉巩固的朋党势力,很膨胀。
户部尚书刘昭站出来讲话了,“陛下,臣以为,地下不适宜藏私盐,因为地下一般为冬暖夏凉,但不易通风,容易潮湿,这样保存的盐也会被水化,不易运输。故此,藏在地下,极不可能。”
吏部尚书彭华这下更不服了,他知道刘昭是和张蓥是一伙的,“哎哟刘大人,以您的见解,您对地下仓库性质如此熟悉,想必您的府邸,一定挖过不少暗仓了吧?”
刘昭恼火了,“你这是穿凿附会,有意栽赃我刘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