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四方的关注



    很多人在茶前饭后都会关注天下的大事,最近的大事很多,但是被谈到的比较多的,无疑就是那么几个,比如之前的隆平大战。

    初平二年是一个还算安定的年份,可是乱世之中,难免还是有****。

    这一年,孙坚攻击刘表,结果大败,甚至连性命都是丢在荆州,天下之人一时侧目。

    除此之外,袁绍击败了韩馥,占据了邺城,从此,袁绍的实力大涨。

    可以说,今年是袁绍奠定日后地位的一年,他夺下邺城,从此在北方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除了这两件事情外,隆平的对外战争可以说是最引人注目的了。

    这一年各地并不算安定,可是像隆平一样劳师远征的倒也没有,因此,隆平可谓吸足了眼球。

    各地的大人物们都是在谈论着这一切,虽然在各处的反应不同,可是足以说明这件事在整个大汉都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此时的邺城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当听到隆平的战况后,心中也是感到有些惊讶,辽东公孙度与公孙瓒联手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吗?

    正是可惜,不过袁绍知道罗越毕竟是黄巾出身,就算现在在隆平混的还算可以,又能如何?

    现在的世道是世家的,罗越?呵呵!

    毕竟隆平地处辽西,就算现在攻下了辽东一些地方,可是那也不过是往更加苦寒之地迁移。

    就算袁绍手下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认为罗越一众人马,不足为惧。

    此时的刘备正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可是也是有名无实,自身都有些难保,收到消息时,也只能是拥着关羽、张飞二人痛哭。

    刘表等汉室宗亲对辽东那些苦难之地实在不敢兴趣,虽然罗越这几年的动静不小,但是谁都知道,那些地方人烟稀少,哪里能够威胁到中原?

    而汉帝自顾不暇,董卓醉生梦死,其余的不是无法顾及,就是不屑一顾。

    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存在一些偏见,不过这种偏见对于现在的罗越真是太好了。

    这次的东征没有竟全功,可是就算如此,隆平的伤亡也是不小,罗越没有想到,小小的辽东竟然如此难以对付。

    这当然与公孙瓒的出兵有关,这在战前完全没有人想到。

    眼下的隆平还在****着伤口,虽然并没有伤筋动骨,可是面对这样一个乱世,罗越还是希望隆平能够保持一个最好的状态。

    眼下隆平的基础设施都建设得差不多了,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但是那些已经基本完善的制度使得隆平的恢复能力远超他人。

    若不是刚刚打下的辽东的两座城池损失颇重,隆平可能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来恢复。

    虽然恢复上面不需要过多的精力,但是就像外界的那些有识之士想的那样,辽西辽东的人口太少了,属于苦寒之地。

    虽然黄巾又一百万的人口迁移到这里,但是随着领地的扩张,那些人口撒在辽阔的地域上,根本不管用,人口相对来说还是很少。

    而且辽东公孙瓒把一开始治下的百姓大部分都迁到内地,罗越相当于是得到了两座空城。

    作为罗越手下的几位大臣,李阳,冯浩,王磊等人都是尽心谋划,对于内政方面,这些人给了罗越很大的帮助。

    如今众人都聚集在一处,共同在商讨一件大事。

    我们的人口太少了,虽然经过几年的经营,人口已经有所发展,可是我担心之后若是连连征战,我们会后继乏力啊。

    对啊,我们原先的人口并不算多,若不是从中原带来了众多的人口,恐怕支撑不下去啊。

    但是人口若是过多,此地的土地恐怕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啊。

    这里还是有很多荒地的,而且新打下的武威两城也有众多的土地,应该还可以接纳很多人口的。

    嗯,不错,此地虽然有些严寒,农作物生长比中原要显得缓慢,但是我们的突然还是很肥沃的,利用得好,我觉得我们还是能够养活众多的人口的。

    罗越面色有些犹豫,他知道现有的土地并不能养活太多的人口,若是一昧的追求人口的话,恐怕最先被拖垮的会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