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武威山大火



    报,将军,武威城五里外发现敌军!

    什么,多少人?领军大将可知晓?

    回主公,敌军大概三万人,由高句丽与辽东军组成,大概是想要驰援武威,预计后面还有敌军,但是因为斥候深入地方领地,无法有效探知敌方大将是何人。

    好了,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一下吧。

    来人,传各位将军前来议事!

    诸位,我刚刚收到一个情报,离武威不到五里有一支从辽东来的军队打算驰援武威,你们怎么看?

    周仓道:我军新败,应该避其锋芒,退军三里以应对!

    你等还与什么意见吗?

    刘辟道:主公,我认为我等不可以退,我等兵力上还有优势,若是连这样都退了,恐怕对我军的士气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还是应该严阵以待!

    胡闹,若是那支援军与武威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到时候我军该如何自处?

    难道我军斥候是摆设吗?

    敌军一旦接近,我军自然会知晓,如何会被敌军里应外合?

    如何不能林道颇知兵事,难道不会率军出城先拖住我等?

    好了,我叫你们过来是来商议军事的,不是来听你们吵架的,我知道我军新败,李乐与卞喜二位将军也在上次阵亡,你们心情不好,可是你们也要知晓大局,现在争吵有何意义?

    我有一个主意,你们可以听听。

    主公请说!

    围点打援!

    什么?围点打援,主公三思啊,隆平军若是围住武威,待到那支援军到来,武威城内的士卒还是可以率军对我们两面夹击,请主公三思啊。

    住嘴!谁说我要围武威城了?我要围的是那支援军!

    什么,那支援军?可是我们如何从武威城下悄无声息的撤走?

    不用悄无声息?我们只需要正常撤走便可。

    众将都是面面相觑,光明正大的从敌人眼皮子底下撤走?然后围下敌人的援军?

    这样可以吗?

    一定可以的,林道这个人行军打仗的经验十分充足,可是这样的也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多疑,我们光明正大的撤走只会让他怀疑我们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可是就算如此,我们也没有办法摆脱敌军的斥候,一旦我们转向前往围住那支援军,他们也一定是会出来的。

    我们也不用摆脱敌军斥候,就让他们跟着!

    可是主公,这样我们还是会被两面夹击的,更何况身处地方领地,不利于我们作战呀1

    我们也不用太过深入,我们只需要等到武威城守军就行了!

    什么?

    主公,这到底是何意,我们都已经被您说的晕头转向了!

    哈哈哈,我真正的目标本来就是引出武威城的守军,何必还要围困那支援军。

    ……

    翌日

    报!!!

    报告将军,城下的敌军正在撤走。什么?撤走了?

    于世在一旁忍不住笑道,看来是我军援军到来的消息走漏了,他们此时撤走,正是追击好机会,将军,还请允许我带领士卒追击。

    不可,敌军军容整齐,虽然撤走,但是井然有序,恐有埋伏,不可轻动!

    虽然不甘,但是于世对于林道的分析还是有些赞同的,于世不再多言。

    报!

    将军,我军斥候禀报,敌军转向向着东边而去。

    什么?向东?

    隆平军为什么要越过武威而深入我辽东?

    于世有些不明白,林道也有些不明白,但是不一会斥候又来禀报。

    将军,敌军向着我方援军而去。

    不好,敌军是要偷袭援军。

    快,众将士随我前去。

    林将军,这里面可否有诈,敌军深入我方领地,恐怕是有什么倚仗,不可轻动啊!

    哪里是有什么倚仗啊,分明是那隆平军那我等没有办法,只能找那些援军下手,这样下来援军必然会遭受巨大损失,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隆平军实在是狡猾,竟然会有这样的计策。

    快随我前往救援。

    此时的隆平大军已经放慢了脚步,等待着武威大军的到来,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隆平大军远没有原来那么多人,原来,在路上,罗越早已经命令士卒按照十人一组,分时离开,此时的大军只不过剩下一万人,罗越下令多举旗帜,这才骗过了在远处观察的武威士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