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辽州牧
如果说以前的罗越还会对那些王公贵族心怀仁慈,经过了这几年的经历,罗越知道这些所谓的高贵的人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贵族为什么要更加高贵?
因为他们的祖辈拥有超出众人的能力,并且在之前积累了无数功勋。可是有什么道理他们的子孙也要一样拥有这一切呢?
权利的拥有着就应该有着与之匹配的能力,不然终究会失去这些权利。
普通的百姓不会想到那么多,他们关心的或许更多的是如何填饱他们的肚子。
有时候吃不饱不仅仅是粮食的短缺,很多的灾难人为的因素会更多一点,只是人们受到过足够多的灾难,已经麻木了,于是贵族的压榨便成了理所应当。
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不公平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罗越就不这样觉得,祖辈的功勋是祖辈的,而后辈的子弟应该得到他们应得的,换句话说,放开那些不应该得到的。
下令:所攻打六城之中,豪强士绅,功勋贵族,凡是有大量田地着,分其地,充其财,若是有身怀大才并愿意留用者,用之,否则皆放逐之。
手下的士卒很是恭敬的传下这道命令,黄巾之中的众人,特别是隆平本地的士卒自然舒适十分用心的之行着这一道命令。
六城的百姓如何?
在有心人的渲染下,黄巾的口碑自然是比较差的,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了,还有很多人不是不想逃,只是一家老小若是逃离了这里,又该如何生存?
接下来的几日似乎是当初隆平的重演,只是手段怎么也要比在隆平酷烈许多,残存的百姓在分到田地之后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知道兵士们带着量尺,签完契约这才有些回过神来,这之后自然便是发疯似得庆祝。
谁说黄巾是一群无恶不作的土匪了?他们给了田地,田地是百姓活命的本钱,那么黄巾自然也就是自己的恩人,百姓们就是这般朴素,给一点恩惠就会让他们感恩戴德许久,更何况这是天大的恩赐。
得民心者的天下,民心已定,哪里还用担心,剩下了无数豪强们无奈叹息,士卒们很快便是冲进他们的家门,逮捕了无数人,大街上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惊讶的望着被逮捕的富人们,个个都觉得不可思议。
黄巾是魔鬼,只是富人的魔鬼。
六座城池在短暂的清洗后便是开始建设,高大的城池开始代替残破的城墙。
京都的大臣还是没有意识到黄巾到底做了些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现在的他们关心的还是如何把董卓这个匹夫给驱逐出去。
洛阳是个神奇的城市,每一段历史似乎总是相伴着争斗,可怜的王公大臣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这里的故事似乎却还是那么俗套。
以前是在斗十常侍,现在十常侍败了,何进死了,又开始变成了斗董卓。主角换了,故事还是如此没有新意,不免让人觉得无趣。可是那些局内人似乎丝毫不觉,还是继续着他们的争斗,直到后来身死道消,那些多年的争斗变成民间的一个个故事。
大多人不愿意卷入这些争斗的旋涡,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如痴如醉。
曹操果然刺杀了董卓,名扬了海外,苦了王允,可是最后也只能连夜奔波,直到回到陈留,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有人做出这些事情还能安然无恙,曹操远走,董卓自然暂时无可奈何,可是郁结的怒气总是要发泄出来,至于是谁,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可以发泄的对象很多,就像凶猛的老虎会有很多猎物一样,这些酸腐的文人变成了只会拿笔的书生,笔能够比得上刀剑?
有时候确实比得上,可是更多的时候只会抒发心中的牢骚,牢骚发多了却又难免让人厌烦,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董卓用一些具体的,在书生们看来残暴不仁的方法惩戒了不少人,剩下的一些人都是寒蝉若禁,反对董卓的声音越来越大,朝中的大臣们想到了一些带有兵权的人们,于是整个大汉开始酝酿着一次大的战争。
曹操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在初期还在妄想着拯救这个病危的王朝,只是很多都很无力,直到这一次,曹家也是有些势力的大家族,在整个家族的努力下,曹操组建了一支军队,其中有不少被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武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