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天下黄巾齐会兵
卢植聚集一众大臣于府内,名为宴请好友,实际却是讨论着汉灵帝所做的一切。
太尉大人,黄巾乱汉已有一载有余,陛下轻易赦免那些贼人,恐怕以后那些心怀不轨的贼子都会纷纷效仿啊!
议郞彭博也是附和道:是啊,如今汉室暗弱,天下心怀不轨者比比皆是,若是因为贼子势大就妥协,恐怕日后人人无故便会持刀造反,甚至可能有人为了一侯位而兴兵,如此都是身无祸事,谁不效仿?
此言有理,司徒王允痛心疾首的说道:那黄巾乃是无耻贼人,于那隆平更是屠尽豪强士绅,更过分的是居然把夺去的土地分给那些无知的贱民,此举实在是让天下人气愤,让天下士族颜面丧尽!
卢植无奈的叹了口气,面露忧愁,我非是不知你等所言,只是陛下圣旨已下,若是无故更改恐怕有损天威,更何况那黄巾为祸地方,如今接受朝廷的收编,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大患,若是用隆平士卒的血换来天下士族的安定,我想,也是值得的。
太尉大人,我等也知晓其中大义,只是多少有些寒心啊!陛下亲信那些阉贼,如此大事,陛下竟然丝毫不与我等商量,难道我们这些大臣还不如那些阉货?
卢植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忧心不已,可是陛下信任那些人,自己又能如何?按理说,若是陛下与自己商量,自己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想想往日与皇甫嵩和朱儁一起把酒言欢的场景,卢植眼睛里便会不自然的流下眼泪,罢了,或许这样处理黄巾是最好的办法吧。
如此众人又是谈论片刻,众人因为那件事情都是无心饮宴,到最后只能各自回府。
这件事情由于卢植等大臣不再有异议,其他的臣子也就全体有默契的不再谈及此事,黄巾从此正式变为大汉的一员,只不过,罗越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没有多少年了,自己不用等多久了。
隆平城,由于黄巾严格的军纪,以及罗越颁布的各种惠民政策,黄巾在隆平尽得民心,百姓们都是在自家的田地里劳作,到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黄巾军的各个将领看到自己这些“贼人”竟然这么受到民众的欢迎,心中都是充满了成就感,因此对于罗越颁布的军纪更加拥护起来,以至于到了最后,谁违反了军纪,侵犯了百姓,那些同袍便会第一个检举。
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人们的欢迎呢?这些人举兵造反还不是被逼的?如今能够脱离反贼的身份自然是格外珍惜。
罗越此时正在大帐中询问众人黄巾各部的动向,自从大汉天子颁布封赏令之后,天下黄巾都震动了,不等罗越下令,都是向着隆平赶去,这倒是省下了罗越不少事情。
主公,白绕,陶升这些前往辽东的部队闻得我们打下了隆平,都是赶过来,现在估计也已经只剩下一日的路程。
嗯,他们之中有不少士卒家属,还有很多能工巧匠,这些人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张燕,你率领五千步卒前去接应,务必不能让那些工匠损失一人!
是,属下领命!
罗越又问道,青州,兖州那些地方的黄巾士卒到哪里了?
主公那些地方都是聚集着不少的黄巾士卒,而且加上老弱妇孺恐怕有上百万人,还有辎重战车等物,恐怕行军不会太快,昨日的快报说道,青州黄巾大概还有十日的路程,兖州的黄巾士卒更是还要十五日的路程,其他各地的黄巾士卒都是差不多。
嗯,你等要时刻关注,这些都是我军的未来,不可让他们太过损失。
主公,我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罗越望着波才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罗越微微抬手,示意波才继续讲下去。
主公,我知道如今朝廷不得已封赏您为辽远将军,隆平侯,可是朝廷令您召回天下黄巾实在是居心叵测啊!
罗越微微挑眉,继续说下去。
朝廷让您召回天下黄巾实则是为了一举解决我等在各地的根基,若是朝廷反悔,不过只是需要派遣一支强军便可以围困我等于此,若是我等把兄弟们分散在天下各地,一来一有风吹草动便可以在全国起兵,二是若有一处覆灭,其他地方的兄弟们还可以继续抗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