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徐镇再相遇



次日拂晓,凉风习习,天微微亮,云层里半遮半掩的光若隐若现,时不时还透出点清亮,扶苏和他的贴身侍卫章邯,俩人策马出了府邸,出了咸阳城……

        快正午时分,半边天燥热的让人有些受不了。

        江边,章邯拿起棕褐色的水囊向里灌了满满一囊水,又从包袱里拿出早上备的干粮,递给河边迎风而站的扶苏:

        “公子,吃点东西先垫垫肚子,去往徐镇还有几里路,不远了。”

        “嗯!”扶苏接过递来的饼和水。

        望着眼前滚滚的江水,一片辽阔无疆,令他心潮澎湃,也如他此时的心境一样。嬴政是他心中从小到大敬仰崇拜的大英雄,叱咤风云半生,他穷十几年心力隐隐不发后盘踞在王座之上,一次又一次功成名就,韩、赵已归秦,剩下的几国也必是秦国的囊中之物,最难啃的楚魏两国如今是秦国统一中原的最大阻碍,嬴政必定是不会罢休的。扶苏深知嬴政的谋略与亲政威震四海,从夏、商王朝迄今,无人能及的统治,在这世上,只有唯一,没有之一;可是,他的父王的野心越发膨胀,唯我独尊,他要的不仅是天下统一,他更要六国子民对他的衷心不渝,匍匐为臣,而这一切却要建立在对天下百姓的劳役、严律、酷刑、屠杀之上,这让从小深受儒家熏陶的扶苏怎么都不能理解和认同自己父亲所做所为。因此他要做嬴政没有做的事,担嬴政失守的职责,哪怕是一己之力!哪怕是微薄之力!

        自韩、赵归顺后,部分贵族被贬至流放,有的被迫迁徙都城咸阳,看护黄陵,还有众多流离失所的百姓无处可居,扶苏巡行时将他们一并安置在了离都城百里远的那个叫徐镇的山坳里。

        这日他便是来徐镇的。

        立于风中的扶苏一身白衣,衣炔飘飘,眼里透着执着的清冷,细看却有那么些许的温和。他装好水囊,跨上马背,没有一丝停留,马蹄声伴着滚滚江水向东而行……

        刚走不远,在他们身后,两道英姿飒爽的倩影随之而来……

        徐镇,其实是紧邻山崖一处的穷壤僻地,这里原先是无人烟的,是扶苏带领着六七十户赵国、韩国人一起开拓了此地,两年后,这里俨然一个有模样的小镇,因为临山,山里四季绵绵不绝生长着的香菇,鲜果……甚至是一些药材都被百姓们采了回去,有的自家就用了,有的会拿到边城去买卖,遇到识眼的主儿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人们在山上空地攘出一小片家田,种些蔬菜粮食,供给生活。年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炊星饭,承星履草;年长者憨态可掬,护着幼儿善良教导……这里的人们生活平淡却安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扶苏在嬴政眼里永远看不到的祥和与美好。

        “公子,一路奔波了,尝尝奴家做的蔬菜菌羹汤。”正赶上午饭时辰,镇口的王婶端着两碗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羹汤放到扶苏和章邯面前。

        “王婶,别只顾我们,你们也一起。”扶苏笑颜漫出,优雅的伸手。章邯恭敬的坐与扶苏侧旁,亦是。

        “好,好!一起!”转头朝屋外喊到:

        “蓁蓁,小欢,叫你爹爹进来一道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