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退出玄山



  妖氛瘴气之中,苏彻在想一个有点棘手的问题。

  宋祁该怎么办。

  小狐狸拿出来的那枚玄幽道真丹是什么东西,自己心里门清。

  那是一枚出自东海云深不知处的毒丹。

  老宋头的阳寿本来还能拖上两年,真吃了小狐狸出品的“玄幽道真丹”,多活两天都算是他有本事。

  现在老狐狸冒头,小狐狸不知道躲去哪里。

  如何安抚宋祁变成自己的责任了。

  而且经过牛首山这一趟,自己对这位棺材铺老宋也有了新认识。

  真有点舍不得让他就这么交代了。

  苏彻想了想,决定还是把这口锅背好。

  宋祁想要的无非就是延长寿命,至于是用玄幽道真丹还是别的什么并不重要。

  回头想想办法,把那颗毒丹用延命的灵宝换出来就好。

  自己现在是手头没有类似的宝物,可谁知道杜陵苏氏会不会有呢?谁知道黄天道会不会有呢?

  因为这宋祁,自己得到了一页金书,还有《未来星宿劫经》的一缕真意,要念他的这个情,而这个债回头找小狐狸讨回来就是了。

  昏黄的瘴气之中,前面传来一阵阵人马的嘶鸣声。

  许多男男女女碰头垢面的推着小车,赶着牲畜,大包小包的逃难。

  老人的诅咒与孩童的哭闹搅和在一起,听着就让人头大。

  一群穿着甲胄的士兵手持长戟,喝骂着正在那里维持着秩序。

  “愣着干什么?”

  一个手持环首长刀的军士看了苏彻等人一眼。

  “还不跟过来。”

  苏三公子和宋祁交换一下眼神默默地往队伍里走。

  “等等,着什么急?”

  一个穿着皮甲的书吏腰间别着一口短剑,手里捉着一只毛笔,手里捏着一根竹筹走了过来。

  书吏眼睛草草扫过苏彻一行。

  “兵荒马乱的,打扰公子一下。”

  “姓名,籍贯,为什么进山?”

  这书吏看上去很有效率,惜字如金。

  “岳不群,侨居雍州杜陵。这两人是我的家仆,我们进山踏青,那位是林道长,我们在山里碰见的。”

  “宋祁,祁山的祁。”

  “马守德。”

  苏彻介绍了一下。

  那书吏从自己腰间抽出几枚竹简,分别在上面写上字。

  “道长受伤了吗?”

  林九宫身上穿着道袍,瞒不过人去。

  “贫道郭北林九宫。”

  “郭北县的道长吗?为什么受的伤。”

  “我看见玄山之中起了雾气,就过来一探究竟,路上碰见大妖,就受了伤了。”

  那书吏点了点头。

  “是什么大妖?”

  “是一头双头熊怪。”

  那书吏思索了一下将手里的竹简交到几人手上。

  “带好了,回头还会验看。”

  “唉,敢问先生是哪位将军麾下?”苏彻叫住了这位书吏。

  大梁兵力不多,山河地形破碎,大部分兵马都顶在和北国交锋的前线。

  韦怀文追亡逐北,更是将各地能抽调的部队抽得差不多了。

  粮草转运,分兵占领攻下的城池,疏浚水道供战船通过,补充前线兵力……这一桩桩一件件早已经大梁的军力压得捉襟见肘。

  不然冯不行也不会只带一队精锐来办事。

  大梁从军制上来说则是兵为将有,一位将军各带着自己的人马,谁的兵就是谁的兵。自己出身的杜陵苏氏便有一支人马,现在是长兄带着在北疆效命。

  将军的班次按照十品二十四班共设一百零九员,可以说是遍地将军,处处校尉,只是堪用的也不过二三处人马。

  慈州地处大梁腹心,一向没有兵马,山阴这里出现一队人马还帮着掩护百姓撤退。

  从侧面说明一件事。

  朝廷对黑山老怪的行径早有掌握,已经提前布置。

  眼前的兵士可不是乌云都的精锐,能够一日百里,要在这个时间点深入玄山,一定是提前布置好的。

  “将军?我们是御史中丞大人亲领,奉命接应百姓们撤去县城安置。”

  庾赜?他来得也不慢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