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处子世外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后世何曾深究其中几多虚妄,唯独深佩庄子的神思逍遥。
《孟子》曰: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荀子》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道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或仅老子,才道破天机,通融宇宙。
剑魔独孤者,即求败也。
其之生于隐世,自幼不知世内。在可追忆之始,便只记得周遭之深涧绝谷、高山莽林、花鸟虫鱼。至于人,独有母亲。
母亲是他唯一的依靠,但在母亲眼中,尤其在她心中,却有太多东西。她少言寡语、忧郁宽和,总自幽思,常常夜梦惊醒,每每黯然泪流。那是他怎么也解不开的谜。
母亲从小叫他“孝儿”,三四岁时,他突发奇想,问:“娘为何叫我孝儿?我为何叫娘作娘呢?”
母亲勉强笑了下,道:“我不叫你孝儿,总不能叫你猫儿狗儿啊。”
他更好奇:“猫儿狗儿又是什么?”
母亲嘴角拂过一丝酸苦,道:“外面的世界天大地大,猫儿狗儿却是这里没有的。”
见母亲又陷入幽伤,他小小年纪,却也知不便再问,心中则嘀咕:“外面的世界又是什么?”
不料母亲隔了一会,又道:“孩儿,其实娘为你取名不孝,可……娘又何曾忍心这样叫你?”
他侧首一望,见母亲已是泪眼迷茫。
随着年岁增长,不孝懂得更多,然而不懂的也更多了。母亲虽也教他不少东西,如驱虫避兽之技、世间俗礼之识,但她抑郁之性,多令不孝欲言又止,日久更趋孤独,乃视大地为床、星月为伴。
约六七岁,当母亲初授他文字诗词,每到伤情处,常念泪下。不孝悯道:“我不学这些无用的了,孝儿陪娘在此住一辈子,只要会打猎养生避兽就够了。”
母亲道:“这却不行,你终是要出这谷的。”
再后些,不孝偶尔问起母亲隐居此地来由。母亲沉默许久,方叹道:“不孝是你的名,其实娘也有名,为狩月,姓独孤。狩者,狩猎之狩;月者,天空明月。”
“狩月?”不孝目中闪过一丝异彩,“那月亮也能被娘狩下来么?”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名非实际,又问:“姓是什么?”
狩月道:“姓是一个家族的祖系称号,娘生你于此,你自是不懂的了。”
不孝道:“娘姓独孤,那我姓什么?”
狩月一颤,然不孝只是无心之惑,她也自知,眼圈一红,叹道:“除了姓独孤,却还能姓什么?”
不孝点首,道:“我们孤独度日,难怪是姓独孤,果然名符其实。”
狩月顿了顿,脸上仿佛掠过无边的风云,叹道:“娘在外边曾经有很多亲人,就跟孝儿一样亲。”
不孝奇道:“真的?!”这事却是他第一次听她提起。
狩月点首:“是啊,可……后来他们都去了一个……娘不肯去的地方,于是……只好一个人躲来了这里。只有你大姨姨来送娘,为娘准备了这么多年我们赖以生活的用品衣物。”
“哦。”不孝道,“娘为何不去那个地方?大姑姑是谁,她也去了那里么?”
狩月目中泪光闪动,脸上却若冬露秋寒:“是啊,你舅舅姨姨们一个比一个英勇无畏,只有娘却害怕不敢……不过娘迟早也是会去的,那样就可以跟他们相聚一起了。
“至于你大姨姨,她是娘的大姐,她却是不会去那里的,因为她有一个跟兄弟姐妹们一样亲,甚至更亲的人相伴终生。”狩月略得慰籍,“只是这么些年来,却不知他们二人还一如从前那般幸福平安么。”
独孤狩月除了与不孝打猎,也在谷中种些蔬菜瓜果,并常常独自编织制作着一些精美的饰品衣物,偶尔嘴角掠过一丝得意的笑意也是转瞬即逝。她留给不孝更多的是那悠然神伤的背影,而从不会说一句无聊的话语。
孤独的生活成就了不孝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与观察力,大到日月星象,小到花虫蝼蚁,偶尔独孤狩月也会为他作些讲解。是故,九岁时,不孝已上理满天星斗,下可独狩羊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