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村里村外



        ……

        秦父下了车,有些怀念的打量着周围,这里离家门已经不远了。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气息,一切恍如昨日,真好!

        站着的边上有条通往家门的近路,杂草遮挡比起记忆里茂盛了许多,灌丛还挂着儿时喜爱的野果。

        小路蜿蜒,越过几块荒田穿过山林,待看到竹林摇摆时人也就到家了。

        “哟,是二孙回来啦?都好久没见过咯,这次回来多久啊?”

        “出息啦出息啦,带这么多东西回来呐?”

        “怎么没见二孙嫂啊?”

        身后传来问话,回身看到一位老人家,肩上挑着满当的扁担。

        村里人家通婚多有些沾亲带故,你也不知道祖上是谁嫁了谁,又是谁娶了谁,同辈人真要严格算起来能有百十个兄弟,隔代久了也就剩个称呼罢了,有些连远亲都算不上了。

        “婶婆身体好啊,又去地里啦?今年种了的什么啊?”

        秦父回话问候着,这位婶婆家里离着不远,他小时候还经常串门,算是村里比较亲近的人。

        婶婆看起来有六十多的样子,精神头也很好,她比秦家老爷子大七八岁,当年十六七岁就嫁人了,按村里的辈分来论是要比老爷子高一辈的。

        “种了点番薯花生,你拿点回去吃啊!”

        婶婆说着放下担子,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红塑料袋就要往里装,别看年纪大了,常年干活手脚快的很。

        “不用不用。”秦父看到急忙要拦。

        “哎呀婶婆,我可不能拿你的啊。”

        “嗐,说这些!一点花生几个番薯值什么钱呐?你带着回去给小以哥吃啊,孩子回来没有啊?”

        婶婆脸色一沉,问到了孩子又笑起来,说着没几句就装了小半袋。

        “够了够了婶婆,太多吃不了。”秦父劝不住,只能往前抓着袋口。

        “够吃了够吃了,啊秋和孩子在后头呢,老五去接了。”

        拦下了婶婆,秦父抢过来袋子绑上。

        “好啊好啊,一家人都回来看看,好啊。”听到这,婶婆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得空了带孩子来家里坐坐啊,忙着吧忙着吧。”

        婶婆满意的看了一眼,蹲下来就要挑起担子。

        秦父上前帮着她起身,拿了一袋糖饼放进了箩筐。

        “一点糖果饼干,婶婆帮我带回去给侄儿吃呀。你要是不拿,番薯我可不敢要了啊。”

        “好好好,还是二孙好呐。家里几个好些年没回来咯,还是二孙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