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卦里乾坤(下)



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队伍稍作休整,继续向着皇宫南侧的凝辉殿前进。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到达凝辉殿门口,御撵落地。一名内侍走到轿子前面,掀开轿帘,所有人原地不动,等着皇帝出来。

然而过了好久也不见轿子里有动静,那名内侍等了一会儿,心下狐疑,便大着胆子向轿子内望去。一望之下,大惊失色,原本好端端坐在里面的皇帝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消失不见了。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慌了,幸好御禽司的人急忙控制住了场面,不然非闹得鸡飞狗跳,人尽皆知不可。

得到皇帝失踪的消息,高洋一面让御禽司的人封锁消息,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到边境通知高澄。这时,高澄正在怀荒镇巡查,接到邺城传来的情报,便气急败坏地从怀荒镇连夜赶回。

进了大将军府,高澄首先冲着所有人发了一通脾气,什么杯盘碗盏,桌子椅子通通砸了个遍。紧接着,他命人叫来高洋和秋显龙,把二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高洋,我叫你代替我坐镇邺城是看得起你。从小到大,众多兄弟里最不受待见的就是你,若不是我一直有心提拔你,照顾你,莫说是京畿大都督,你恐怕连当个县令都不够格!”

“还有你!”高澄瞪着秋显龙,冷冷地道,“别仗着以前是老爷子身边的人就趾高气昂的,也别以为本将军不敢动你。现在老爷子已经归天了,只要本将军愿意,随时可以废了你!”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怒火上冲的缘故,高澄说完这句话,立刻便觉得胸口一阵堵塞,眼前竟有些发黑。他的右手开始不受控制地轻轻颤抖起来,手指头变得僵硬,连动一下都不能。高澄发觉了自己的异样,急忙将高洋和秋显龙赶走,自己快步走回书房,把门关起,靠在桌子前面大口地喘着气。

手抖得越来越厉害,高澄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他的身体一直十分健康,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最近到底是怎么了呢?高澄联想起前一段时间总是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胸中郁闷难舒,不禁有些心慌。

在书房里安静了一会儿,心头的怒火渐渐平息,右手也恢复了正常。他思忖了一阵,命人叫来陈元康,问道:“我不在邺城的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陈元康便将那道士所算出的三个卦象和皇帝迁宫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高澄。

“算卦?”高澄眉头一皱,火气似乎又要往上窜,“什么道士,很明显就是来替人散布谣言的,因为这等胡言乱语就要迁宫,我看这些大臣的脑子也是被狗吃了。”

陈元康道:“这件事也不能全怪都督大人,毕竟谣言起自民间,而且越传越快。这民怨沸腾,他们也是没有办法。都督大人往怀荒镇送了好几封急报,只是一直没有回音,所以他们只好擅自做主,为陛下迁宫。”

“什么?好几封急报?为何本将军一封也没有收到?我这个二弟也太不成器,连信也不知道往哪送。”高澄叹了口气,又问道,“迁宫的路上有御禽司的人护送,为何人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其实出事当天,民间又流传起了一副卦象……”陈元康看着高澄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呵,什么卦象?”高澄冷笑起来。

陈元康道:“‘水火既济’九五爻动,爻辞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郊之禴祭,实受其福。’”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不利东方,利于西方。”

“不利东方,利于西方。”高澄眯起眼睛,怒极反笑,“好啊,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我到想看看他们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水火既济’九五爻动可变为‘地火明夷’,‘坎’变为‘坤’,‘离’为日,‘坤’为地,寓意为日没入地,大地黑暗,有失明之象。”

“好啊,不利于东,利于西。我东边有失明之象,证明明君在西边了?宇文泰也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我本以为这出迁宫的伎俩是咱们朝中有人想与我做对,没想到是宇文泰把手伸过来了。”高澄的眼中露出寒光,但说完这句话,右手又不自觉地颤抖起来。高澄心里一紧,担心被陈元康看到,因此急忙将手缩进袖子。

“大将军,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高澄声色不动,道:“先把那些道士通通驱逐出去,我不想再在这里见到一个道士。另外,让那些知道傻皇帝失踪的人都把嘴闭严实了,我可不想这件事被传得人尽皆知。这几天多注意关中的动向,我担心他们还有后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