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山人入世



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远远望去,那一片黄澄澄的山丘正是高阳县西的鲁山。此时红日西垂,如血的残阳洒在金箔似的叶片上,景致虽美,却也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在鲁山深处,高高的林木环抱着一栋古朴的宅邸,宅邸上方悬挂一块牌匾,浅浅地刻着两个字“步宅”。

天色渐渐暗淡,林昏鸟归,一个布衣短打的年轻汉子肩挑一担货物,从山道上走来。他停在步宅门口,敲了敲门,不一会儿的功夫,里面的人开门出来,替他卸下肩上的货物道:“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那汉子道:“还不是替咱家老爷打探消息去了吗。”

待到两人把刚从山下采买回来的东西收拾好,那汉子便径直来到正堂,道:“大老爷、二老爷,我回来了。”

正堂内,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桌边,面容沉静,而另一个中年男子则不停地踱着步,一副焦急的样子。见那汉子回来,踱着步的男子停了下来,急切地问道:“阿律丘,你跑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我还以为你被官府的人抓走了呢。”

阿律丘笑了笑,道:“二老爷这是哪里话,官府的人又不认得我,抓我做什么。”

闻言,坐在一旁的大老爷开口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步承的脾气,他呀,向来都是急躁躁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长进。”说罢,瞥了那二老爷一眼,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步承干笑两声,道:“是是是,大哥说的对。”

那步老爷哼了一声,又问阿律丘道:“最近这段时间,山下可有什么新鲜事?”

“有,而且事情还不少,所以我才回来晚了。”阿律丘喝了口水道,“听说高澄囚禁了皇帝,还当街烹杀了几名皇帝的心腹大臣,可把朝中的那些官员给吓坏了!”

步老爷听罢轻笑一声:“这个高澄如此张扬,早晚被人当成活靶子。”

步承问道:“宇文泰那边呢?”

阿律丘道:“宇文泰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这段时间,侯景活分的很。他先是投靠梁国,后又向宇文泰投降,和宇文泰撕破脸后,又开始撺掇梁帝去攻打高澄。”

“现在战况如何?”

“从东边传来消息,梁帝本欲以筑堰水淹之法夺取彭城,但因都督萧渊明贻误战机导致彭城之战陷入僵持。现在高澄亲率十万大军增援彭城,我看梁国这次恐怕要铩羽而归了。”

步老爷叹息一声,道:“梁帝就是用人眼光太差。想当年,梁国‘白袍将军’陈庆之仅以七千兵力从梁国一路攻至洛阳,拔城三十二座,令世人震惊。只可惜陈庆之已死,梁国只怕再难找出第二个陈庆之了。”

步承轻笑道:“我看梁国也就这样了,侯景去了,说不定还能将这潭死水搅出点动静来。”

“侯景可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步老爷道,“梁帝这次恐怕是引狼入室了。”

阿律丘听着二位老爷的谈话,忽然道:“既然外面的戏唱的如此精彩,我们是否也该下山活动活动筋骨了?”

步老爷呵呵笑道:“说的也是。当年从六镇出来的人也不剩几个了,高欢那个老家伙也死了,就连当年跟在他娘屁股后面要奶吃的高澄都成了一方霸主。我们在山里住了这么些年,是时候出去热闹一下了。”

“大哥想去哪儿?”步承的目光晶晶发亮,敢情他也在山上闷的受不了了。

步老爷沉吟一阵,道:“高澄和宇文泰恨我入骨,自然不能去找他们。看来只能去见见侯景了,留给我们的选择也不多。”

步承兴奋地道:“刚好侯景以前和大哥的交情不错,我们不妨写封信给他,也好试试他的态度。”

步老爷点头道:“那就辛苦阿律丘替我跑一趟,侯景的驻地在豫州,离此地倒也不算太远。”

这时,步承忽然道:“大哥,不然就让小弟去吧,侯景也是认识小弟的。大哥销声匿迹这么多年,若是忽然派个陌生人去送信,小弟只怕侯景不信呢。”

“你哪里是怕侯景不信,你分明是想趁此机会到山下去转悠。”步老爷叹道,“罢了,那你就去吧。不过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被六镇的旧人给认出来。”

“大哥你就放心吧,现在哪还有那么多六镇旧人。”

襄城郡是梁魏边境附近的一个小郡,只领陈阳、上马两县。襄城郡虽不是什么富裕之地,但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襄城郡的郡守穆凌原是朝中的高官,只因两年前的那场反贪风波被拉下马来,贬到这个边境小郡担任郡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