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皇帝逃生记(下)-第2/3页



高澄眉头一皱,想了想,冷笑道:“那便不杀,只施以宫刑好了。”

“是……”韩风正要离去,高澄却又叫住了他,“跛子在边境闹得猖狂,本将军已经没有时间和傻皇帝耗下去。你去通知高洋,叫他点齐兵马,一个时辰后随我入宫!”

就在高澄离开大将军府后,祖珽鬼鬼祟祟来到府中。府中的侍从告诉他大将军已经进宫去了,祖珽便道:“大将军已经允许我借阅《华林遍略》,今日我是来取书的。”

那侍从见祖珽平日里与大将军交好,于是便不假怀疑地将几卷《华林遍略》给了他。祖珽兴高采烈地接过书,随后又神神秘秘地离开了。

此时,高澄正带着兵马声势浩大地闯入元善见的寝宫兴师问罪。元善见还在榻上午睡,迷迷糊糊地便被人一把掀翻在地。

“这几日陛下休息的不错嘛。”

元善见吓得一咕噜爬起,又惊又怒地道:“高澄,你要干什么!”

高澄桀笑着道:“臣只听闻老鼠爱打洞,却没想到一国之君也有此等爱好。怎么样?陛下需不需要臣再加派些人手,帮您尽早将宫墙打穿?”

“你!”元善见的脸色忽然变得灰白,他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这时,高澄又掏出几封信件甩在元善见的面前:“陛下也不必费尽心思请各州派人来勤王了,高某人此刻就在你面前,君若要臣死,请君现在就动手吧!”

见高澄来势汹汹,元善见自知大限将至,于是干脆闭起双眼,不再言语,心里也不像刚才那样慌张了。

高澄环视四周,见一屋子的内侍宫女,兵将卫士都在盯着自己看,顿时也冷静了不少。他知道自己现在是不能弑君的,于是平复了心情,做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道:“陛下为何要策划谋反呢?臣父子功存社稷,有何处对不起您?”高澄捡起那些散落在地上的信,随手拆开一封,动情地念道,“‘不处澄以炮烙,车裂、烹杀之刑,难消朕恨。’陛下,您为何要如此待臣?哦,是了,定是您身边的侍卫和妃嫔进了谗言。来人呐!将陛下身边的宫人、卫士、妃嫔通通给本将军抓起来。”

元善见闻言,再也忍不住了:“自古以来只听说过臣子反叛君主,还没听说过君主反叛臣子的。是你自己要造反,又何必责怪到朕的头上!朕杀你是为了江山社稷、国家安定,若是不杀你,大魏迟早要被你搅得天翻地覆。朕自己都尚且身不由己,你要杀朕的妃嫔朕又有何话说?如果你一定要反叛弑君的话,是早是晚还不都由你自己决定吗!”

高澄眉尖一挑,心道,看来以前小瞧了傻皇帝的胆气。不过既然这顶反叛的帽子又扣回自己头上,若是再逼迫他,恐怕自己也不好收场。一个念头转过,高澄恢复了一副笑脸:“是臣唐突了,陛下切莫生气。”

元善见冷哼一声,怒而不言。

高澄又道:“不过臣还是觉得陛下这花园就不要再修了,边关战事将起,内宫却在大兴土木,这似乎有些不大合适。至于节省下来的银子,陛下还是发到前线用作军饷吧。打扰陛下午休,请陛下恕罪,臣要告退了。”说完这一番话,高澄也不等元善见发话,径自离去。

两日后,大将军府门口来了两个人,一直嚷嚷着要见高澄,其中一人正是那名从扬州来的书商。原来这几日,那书商为了将手中的《华林遍略》卖掉,一直留在邺城没走。偏巧这时,市井中有人拿着几卷手抄的《华林遍略》四处给人传阅。那书商觉得蹊跷,又想了起那日高澄借阅此书时的情形。他思前想后,决定去问个明白。

找到那个四处给人传阅《华林遍略》的人后,书商得知他是从邺城一家当铺购买的,于是便拉着那人去当铺询问。当铺老板支支吾吾半天才道:“是祖珽祖大人当给我的。”书商打听到祖珽与高澄私交颇深,便认定是高澄抄了他的书,拿到市面上去卖,于是拉着那个买书的人一起去找高澄讨个说法。

此时,高澄正因为那日在元善见身上没讨到便宜而心情不悦,听说了此事,又得知祖珽的确趁自己不在府时拿走了几卷书,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但因为当日他借书时许多人都亲眼看见了,所以也不能就这样把书商赶走了事。高澄尽力压下心中怒火,对那书商道:“既然书是祖珽卖的,你们去找祖珽便是,何以来质问本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