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如此人生



六月份,高澄回到晋阳,开始为高欢发丧。离开邺城前,他任命高洋为京畿大都督,让高洋和御禽司一明一暗,严密监视朝廷的动向。

绿树荫浓,芳草馨香,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好时节里,邺城中最开心的人莫过于皇帝元善见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虚与委蛇,他终于将高澄这尊大佛送走,不必整日见面,心中的惊恐也稍稍减轻了些。高澄在邺城的这段时间,元善见没有一日能睡安稳觉,夜夜梦见高澄手持血淋淋的宝剑一步步逼近过来,而他只能坐在龙椅上瑟瑟发抖。不行,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逼疯。元善见在御书房里沉思良久,对身边的内侍道:“召荀济和元瑾进宫。”内侍领命离去,走过宫墙转角时,却没发现身后有一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他。

那人一袭宦服,手持一把笤帚,正在佯装扫地。他的面容朴实木讷,眼中却有一丝阴郁之色,他正是被高澄派进宫来的张念之。

那日在御禽司,高澄的一席话令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从前他只知忍让,退缩,委曲求全,从不曾为自己争取过什么,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争取到什么,杀掉大牢内的犯人和侯官队长也只是濒临绝境后的垂死反击而已。大将军说的对,杀掉那几个人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站上权力的高峰,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所以当高澄提出要送他进宫,接近皇上并监视他,张念之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知道,这便是他踏出的第一步。

半个时辰后,张念之看到荀济和元瑾被那名内侍带入殿中,不一会儿的功夫,大殿内所有伺候的人全部走了出来。张念之明白,这一定是皇帝和那两人在秘密商量什么事,为怕消息泄露,所以屏退左右。

张念之一面扫地,心里一面想道,他们定是趁着大将军不在想搞什么小动作了,这样也好,正巧可以给我立功的机会。

大殿内,元善见叹着气,懊恼地道:“没想到高欢真的死了,咱们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

“陛下,话也不能这样说。”元瑾道,“那天晚上,高澄已经暗中控制了大殿外的所有布防,若是咱们真的动了手,后果不堪设想啊。”

元善见垂下头,走到窗边,轻抚着雕花窗棱,缓缓吟道:“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

元瑾听罢,急忙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小心,这宫里宫外处处是高澄的眼线。刚才那几句话若是被高澄知道了,只怕又要给他逼迫陛下的借口了。”

“这几日,朕总是梦见太祖皇帝和世祖皇帝。他们站在朕的面前一遍遍问朕,当年他们浴血拼杀打下来的大魏朝何以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可朕却不知怎么回答。紧接着,朕又梦见高澄!朕梦见他拿着剑朝朕走过来,他……他狞笑着朝朕走过来!”元善见瞪大了眼睛,双手不住的颤抖,仿佛高澄真的从天而降了。元善见猛地转过身来,环视四周,这间四四方方的屋子就像一座坟墓,而他就是活生生被钉进棺材里的人,最终会在无尽的绝望中窒息而死。

“陛下……”元瑾开口,却不知如何劝他。

“朕知道,朕早晚有一天会被他杀掉。”元善见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字地道,“朕不能在这里待下去了。”

元瑾和荀济对视一眼,问道:“陛下这是何意?”

“朕要出宫!”

“出宫?这可使不得啊!”荀济急道,“万一被高澄的人马发现,到时候陛下的境遇只怕要比现在更糟糕!”

“横竖都是个死,朕愿意赌一把。”

“可就算出了宫,陛下又能去哪呢?”

元善见把手一挥,急不可耐地道:“朕可以去关中,可以去梁国,去柔然也行!总之朕不想再待在宫里!元卿,荀卿,你们一定要帮朕!”

荀济为难地道:“如今这宫中大部分人都以高家马首是瞻,莫说是出不了宫,就算是陛下想踏出寝宫,都会有一大群人监视跟随。”

元善见道:“朕可以打扮成内侍的模样偷偷溜出去,然后藏在荀卿的马车里混出宫。”

“陛下有所不知。”荀济苦笑道,“因为臣和元大人与陛下来往密切,所以无论是进或出,臣和元大人的车都会受到最严格的检查,万万藏不了人的。”

元善见闻言,紧张地在房间内踱起了步,眉毛拧成一团:“对了,朕听说可以藏在御膳房倒泔水的车里,偷偷出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