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远走高飞-第2/4页
只是项链为何会掉在地上呢?他紧紧地攥着那条项链,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莫非……
张念之赶忙将尸体翻到一旁,那底下露出来的光芒简直晃得他睁不开眼睛。玛瑙、珍珠、金镯,还有许多他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宝石,张念之的脑袋顿时嗡的一声。他揉了揉双眼,才确信自己眼中看到的都是真实的。
鬼使神差地,张念之把那些金银首饰都敛了过来,又开始在车厢里四处翻找。果然,一个木匣子被藏在了角落处。张念之打开一看,更是大吃一惊,几排金元宝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里面。
这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在马车里藏这许多金银珠宝?张念之渐渐恢复了清醒。随即,他想起一个在路上偶然听到的消息。朝廷正在整治贪污,已经抓了不少人。这时,张念之才忽然意识到这人根本不是什么富商,而是连夜携带金银细软仓惶出逃的贪官!怪不得在平坦的大路上也会翻车,想来是已经急的火烧屁股了吧。张念之忽然笑了起来,真是活该!
张念之钻出车厢,见四周无人,便将这些金银珠宝能带的全部装进自己的包袱。至于带不走的,只好留给下一个幸运儿了。
忽然,倒在马车旁的那人发出一声呻吟,紧接着身体便动了一动。原来他还没死!张念之吃了一惊,又怕那人立刻醒来会抢走他的珠宝,因此只得在心里默念一句“对不住了”,而后撒腿便跑。
重新上路的张念之神清气爽,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幸福的一天,有了这些钱,他便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也不必受人欺压了。
可谁知高兴没多久,他便迎来了一个新的难题,这些钱该如何花?一时间,张念之有些沮丧,人穷的时候每天要为柴米发愁,有钱了以后却又要为如何花钱来发愁,唉,为何我的日子总是过的这样辛苦?
张念之苦思了许久,在经商、置办田产等选择都被否决之后,他忽然想到了一条更好的出路。不如去捐官吧(即花钱买官做)。倘若自己做了官,便再也不会被人欺压,而且还能为百姓做些好事,将那些恶人通通关进大牢,让他们生不如死。
这个念头一闪过,张念之的心又热乎了起来,前方笼罩的迷雾渐渐散去,他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
几天后,张念之终于到了邺城。城门口虽然还有不少盘查行人车马的卫士,但大多只是针对出城的人。像张念之这般衣着土气的乡下少年,卫士们根本连瞧都不会瞧上一眼,更不会有人想到此刻他的身上竟然满载金银珠宝。
邺城真大!不愧是国都。张念之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恍惚得都忘记了自己要去哪里。他眺望着西北方的三座高台,顿感自己渺小的如同蚂蚁一般。
当真是不出门不知世界之大,看来这邺城我是来对了。张念之满怀激动地想着。瞧这市集,多么热闹,还有这些房屋,造得多么精致。广阿县跟这里一比,就像穷山恶水一样,而我也会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吗?
在街道上流连了一会儿,张念之便想起了自己的正事。于是他在一家成衣店里买了身新衣服,又接连寻问了好几个行人,花了半个时辰的工夫,才在这偌大的邺城中找到了捐纳处。
张念之怀着忐忑的心情在正堂里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了负责捐纳的殷望大人。
殷望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后面走了出来,心道,今天竟有人来捐纳,莫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若是换了平常,他这捐纳处可谓是门庭若市,可自从朝廷开始整治贪污,这里就鲜少有人光顾,甚至几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想想也是,现如今这当官的杀的杀,逃的逃,又有谁想削尖了脑袋去凑数呢。
殷望来到正堂,见到了正在等候的少年,他愣了一愣,随即心道,原来是个毛孩子,怪不得敢在这个时候来捐官。
“大人。”张念之见了殷望,赶快站起身来,还险些把手边的茶杯碰倒。
“你是来捐纳的?”殷望打量了少年半晌,眉头微皱。这少年虽然衣着光鲜,但脚上竟然还穿着双破草鞋,显然是第一次进城的乡下人。这种穷酸小子也来捐纳?该不会是来消遣我的吧。
“是的大人。”张念之把包袱放到身前,“我带了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